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婿養子存在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繼承家業,哪怕有親兒子在,繼承家業通常也是婿養子排在前面。
這不是說的法律上的遺產分割,曰本一般靠遺囑傳承,哪怕分家也不會分產,主要是決定由誰來管理家族支柱產業以及承擔家名。
比如三井財團的某位當家人就曾經公開說過“我寧可要女兒也不要兒子,因為有了女兒我就可以挑選出色的兒子”這種話。
由此可見這種風俗很流行,能避免親生兒子太蠢把家敗了。
曰本每年有八萬多人透過合法手續被收養,其中九成以上是二十歲到三十歲之間的成年男性,其實就是這種情況造成的。
韓英明因為膝下就松本慶子這麼一個女兒。
從很早之前,他就有了找一個婿養子的打算。
可惜女兒“叛逆”成性,完全不想聽父母安排,還沒畢業就跑到演藝圈裡去了。
而且還挺混得開,經濟完全獨立,生活方面根本就用不著依靠家裡資助。
這害得韓英明的的計劃胎死腹中,只能無奈依了女兒的打算,由著她自己交往一個願意一起生活的男人。
現在寧衛民是屏雀中選,但偏偏這小子還挺能掙錢。
一樣不需要藉助旁人的力量就可以事業有成,混得相當風光。
這也當不了婿養子啊,僅僅只能招他當正常女婿了。
這麼一來,對於韓英明來說,寧衛民就是外人了。
不但沒法嚴厲去對待,不用看韓英明臉色,甚至完全有可能帶著他的女兒對其敬而遠之。
真出現這種情況韓英明也沒招。
所以,他就得當正經客人招待寧衛民,擺不了長輩譜兒。
反過來,如果是婿養子,那就不一樣了。
真說起來,這都是混蛋女兒害的,都怪女兒不聽安排。
那想想看,那韓英明心裡能痛快得了嗎?
對他來說,是既不願意讓個吃軟飯的小白臉纏上自己的女兒,但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女婿太有本事了,根本沒法拿捏。
就是這麼的矛盾!
結果有意思的事兒還就在這兒了。
或許是韓英明的臉色實在是難看,又或許是寧衛民太緊張。
儘管韓英明沒有什麼別的心思,只是隨口牢騷了幾句。
但寧衛民卻懷疑這位準岳父是生氣了。
雖然不明所以,不知就裡,但寧衛民還是想要盡力挽救一下自己在老丈人心裡的印象。
於是想了想,他主動試探著問,“您既然喜歡收藏這些茶具?不知道您對日本畫喜歡不喜歡?不瞞您說,我前一段時間剛從一位喜歡日本畫的藏家手裡買下了一批。如果您不嫌棄的話,有時間我可以陪您去看看,我覺得有幾幅裝飾效果是很不錯的。雖然不是太大的名家所繪,但擺在您家裡,其實也蠻不錯的……”
好嘛,這麼一來,豈不是更是相當於寧衛民又將了韓英明一軍?
饒是寧衛民這小子精明一世,但這回他可真是有點犯糊塗了。
明明沒有炫耀,只是純粹的好意。
但此舉在韓英明的眼裡,卻無異於是一種嘲諷,好像寧衛民在故意對他炫耀自己的財力似的。
韓英明頓感氣血翻湧,差點沒忍住要拿眼睛兇巴巴地瞪他。
但面對寧衛民滿臉堆笑,一副熱切討好的樣子,又有點自覺沒意思,好像是自己小氣似的。
尤其寧衛民剛才這話有讓他想起了女兒暗中的託付。
終於剋制住了滿心的煩躁,對寧衛民說,“你等等,我有件東西想給你看看……”
跟著就離開了客廳,不多時,也就十分鐘不到,韓英明又回來了,手裡還拿了個桐木盒子。
“開啟看看吧,你不也喜歡古物嗎?看看我這件東西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