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通常情況想,電視臺自然要佔版權收益的大頭,一部劇能有三成的收益分給劇組創作組的人就不錯了。
而且通常電視劇只有十二集,一部戲兩億円以上,四億円之內的,就算是大製作了。
平均下來一集應該是兩三千萬円的拍攝費用。
如不是爆火的熱劇,即使有廣告費,單指望一次播出就賺回製作成本,也很不現實。
那怎麼辦呢?
電視臺就會把首播後的劇,賣給地方電視臺或是海外電視臺來回收成本。
一般一集也就二三十萬円,三四十個地方電視臺如果都播一圈,一集的收入就很可觀了。
要是首播收視率特別好,賣三十萬、四十萬円一集也屬於正常。
當然,電視劇也就熱乎當季,以後播放的次數就會大幅減少,但仍然是個細水長流的收入。
這個受版權法保護的,長達二十五年,把製作成本掙回來不成什麼問題。
此外,還可以出光碟、錄影帶,無論是出租還是出售,這就是純利潤了。
甚至要是徹底火了,出各種周邊,那就真發達了,翻幾倍十幾倍的利潤也不再話下。
只是這種情況非常少見。
所以實際上對寧衛民來說,這一百萬円已經是個滿不錯的價格了。
加賀申一郎儘管身為臺長,那也是看《紅樓夢》的製作精良,而且還是在臺裡首播,又加上如今泡沫經濟下的大好形式,臺裡經費比較寬鬆,才能答應這個價格的。
他的期望是希望這部《紅樓夢》至少能跟NHK幾乎壟斷的大河劇叫叫板,只要分流走一些熱衷於大河劇的鐵粉觀眾,就算錢沒白花。
否則就憑寧衛民這來自海外的電視劇,他要真是公事公辦,首先能不能透過審查,能不能播放是個問題。
其次就是即便能播放,價格上的彈性也有限,能給個三四十萬円一集的價格也就差不多了。
不划算的事情,沒有足夠的便宜可佔,人家一家外國電視臺憑什麼給你方便?
對這點,寧衛民自己當然也很清醒。
他現在根本沒法保證《紅樓夢》的收視率,也吃不準這部戲能否被日本觀眾所喜歡。
畢竟華夏的四大名著說起來威風凜凜,可就這布《紅樓夢》在日本最沒有存在感。
所以為了不讓自己首部引入日本的華夏電視劇被埋沒,他不但要請負責翻譯《紅樓夢》的伊藤漱在電視劇播放前,做一期短片介紹。
希望用《紅樓夢》和日本的《源氏物語》做個橫向比較,儘量用通俗的介紹給日本觀眾科普一下大概故事,別讓文化內涵顯得過於深奧和委婉。
而且考慮到受眾群,他也主動提出,希望電視臺能為他安排一個主婦為主要觀看群體的時段。
畢竟女人的耐心耐性都要比男人高一些的,家長裡短的肥皂劇都愛看,應該也不反感古代的大家族生活瑣事。
最重要的是,他肯定離不開TBS這個全國性的播放平臺。
全國電視臺的觀眾的數量可不是地方臺能比的。
如果TBS電視臺不給播放渠道,再好的劇都沒用,他只能白白拿在手裡,一文不值。
所以能拿這種合約就不錯了,寧衛民其實根本就沒什麼過多的想法。
什麼分享廣告費,提高播放價格,別逗了,不存在的。
哪怕TBS的加賀申一郎真露出為難的表情,要求只有免費才願意播出,他都會答應的。
一百萬円一集,這絕對是加賀臺長關照他了。
這就是人情的好處,他當然得懂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