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聖誕節和隨之而來的新年就成了日本人出國遊和去歐美“買買買”的爆發點。
就算受限於時間和經濟條件,不能來一趟出國旅行的。
那來一趟沖繩兩天一夜去散散心沒問題。
又或者飛到北海道去滑個雪打個高爾夫也不是不可以。
只要捨得付機票,雙休日都能去旅行。
從前或許日本人還有那種“雖然很好,但怎麼可能”的想法。
但現在就只會大呼“就是這樣!”
從這點來說的話,同樣是時代的一種體現。
那麼毫無疑問,旺盛的旅遊需求,旺盛的購物爆買需求,就代表著的拉過旅行箱旺盛的需要。
說白了,寧衛民的“發明”本身就是一隻會飛的鷹,偏偏還趕上了最大的風口。
可想而知,隨之而來的利潤。
別的不說,就說這個新年,大和觀光也快忙爆了。
這點僅從寧衛民的庫存幾乎被清空了就能看得出來。
十幾萬個箱子全沒了呀,三十五億円資金即將入賬,這可都是實打實的票子啊。
僅靠十幾個殘疾人和家庭婦女構成的公司就運作了這麼暴利的專案,這價效比連寧衛民自己都要嘖嘖稱歎,足以自傲了。
而且除了該繳的稅,真沒讓日本人從中沾光,撈走多大的好處,這才是最主要的。
更別說還有更好的訊息傳來。
用不了幾個月,拉桿旅行箱的專利就會在日本正式獲批。
也就是說,到時候,寧衛民憑藉拉桿旅行箱的專利就可以嘗試對外收稅賺錢了。
寧衛民已經有了和日本本土幾家著名箱包企業接觸的盤算。
而靠此迅速回籠的資金所帶來最大的好處,當然會讓寧衛民在日本,從股市和樓市掏出更多的利潤。
還有歐洲和港城那邊,聽說拉桿旅行箱參加展覽會的效果也很不錯,許多箱包生產廠家和銷售平臺的商家都很感興趣。
只要等日本這邊專利一下來,歐美的專利落實,那到時候,就是他們幾家公司的聯盟,從整個世界的箱包企業“收稅”的局面。
未來前景怎麼樣?
只要看看利樂包裝就知道了。
這家瑞典的包裝公司,就靠牛奶果汁的包裝專利,利用市場支配地位,日後可是長期趴在華夏乳業行業上吸血。
直至外國透過研發自主製造技術,成功打破了利樂包裝的壟斷,才把整個乳品行業從水深火熱,白白替洋人打工的處境中解放了出來。
寧衛民當然不可能做的像利樂包裝那麼沒起子。
他的吃相要文雅得多,畢竟底蘊深厚嘛。
這個專利與他來說,只是錦上添花,仍然不是他的核心優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