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衛民如此的行事風格,算是深入到大家心坎裡去了。
忙碌的一天很快就過去了。
還別看這天上午因為大夥兒鬧情緒,耽誤了不少工夫,但所有人都出奇的賣力和專注。
他們用埋頭苦幹和通力協作很快就彌補了拉下的工作進度,直至下班竟然沒出任何簍子。
這還不算,大傢伙還把這件事特意告訴了上晚班的同事們。
大家可都被感動壞了,有些人一激動,眼淚都差點沒擠出來。
「寧總仁義啊!這也就是寧總,才能辦出這麼局氣的事兒來,能這麼替咱們大夥兒著想……」
「可不是嘛!這也太仗義了,換成其他的領導絕不可能。攤上這樣的頭兒,真是福氣……」
「所以大家還計較什麼呢?也得替咱寧總想想啊。就像現在咱們國內的大廠,不也得請幾個外國專家,好吃好喝的伺候嘛。說來說去,還是有求於人,才得讓人家騎在頭上。得嘞,咱還是先把自己該乾的事幹好吧。而且寧總的那句話說得對呀,咱們才是壇宮飯莊的主人。咱們就甭跟那些日本人攀比了……」
「就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要是有一天咱們人人都會說日語了,那這幫日本飯桶當然也就得打鋪蓋捲兒走人啦。全是外來戶,給地主家打短工的而已。哪兒像咱們呀,咱們才是壇宮真正的自己人……」
「可不?所以嘛,自己人就得有自己人的樣兒。咱們見著那些拿獎金的日本就得笑,可不能因為氣兒不順鬧意氣。那叫迷惑他們。得哄著他們替咱們繼續幹活呢。還有,各位,獎金要發下來,無論多少咱都不能挑,對寧總可得承情啊……」
總之,大家說什麼的都有。
中心思想就是為了寧衛民如此仗義之舉感動,增加了對壇宮飯莊的歸屬感。
甚至他們還非常難得的真的做到了寬容與大度,都按照寧衛民的話以餐廳經營為出發點,努力和氣待人,儘量和那些獎金豐厚的日本同事搞好關係。
搞得那些日本人都有點暈頭轉向了,誰也不明白這些華夏人怎麼一下子變得和藹可親起來。
以至於好些人都私下裡猜測,12月11日是不是什麼華夏重要的節日?
但最蹊蹺的就是,華夏人的好心情並不是一日兩日的曇花一現。
此後的日子裡,壇宮飯莊的華夏職工們居然一直保持了這種良好的精神面貌。
不但對日本人越來越友好,而且工作上倍加努力和認真,幹勁十足。
廚師們本就味道絕妙的菜餚,連擺盤細節都開始趨於完美,越發受到客人的喜愛,倍受好評。
那些服務員也開始努力學習日語,口語水平很是有點突飛猛進的意思。
好傢伙,這下子,讓目前還不懂的什麼叫「卷」的這些日本服務生簡直都懵圈了。
他們怎麼也無法理解,這些華夏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怎麼越到年底繁忙時,他們就越開心呢?
而且這麼拼命工作,努力學習日語為什麼呢?
明明華夏人的工作報酬是那樣的低,連獎金都不發的。
何況老闆又不經常來的,再努力也沒有辦法被上司看到啊。
怎麼這些華夏人都這麼傻呢?
好像連摸魚都不會呢?
好嘛,想想看吧,連以花崗岩腦袋瓜和幹活拼命認真的日本人,內心都承認他們這兩樣比不過壇宮的華夏職工了。
可見寧衛民拿出自己的獎金要與屬下們分享,這一舉措對於職工積極性的促進,效力有多麼大!
所以啊,寧衛民百忙之中,偶爾再到壇宮飯莊來。
不但發現這裡沒了他也一樣井井有條。
買賣真徹底興旺起來,何時來看基本都是滿客狀態。
而且無論他的目的是用餐還是巡視工作,路遇的工作人員都是既親切,又飽含敬意地和他打招呼。
「寧總,您辛苦了!」
「寧總,您好!」
甚至那些手拿重物或者端著托盤的人都會主動退到一邊,把路優先避讓給他。
這讓寧衛民感覺到,大家待他的態度也和平日有些微微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