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在霍司長的幫助下,寧衛民為國內旅行社做中間人,與日本大和觀光株式會社合作開發旅遊專案一事,也獲得了重大進展。
1986年國慶節之後,得到官方批准後,寧衛民就火速聯絡了大和觀光的會長。
為此,大和觀光的副社長獲得最高授權,帶著六名大和觀光的高層來華洽談相關事宜。
國內的旅行社也很重視。
雖然最大國旅總社架子大,沒有參與,但青年國際旅社和隸屬京城旅遊局的京城國旅卻帶有很大的熱情和極大的期待參與其中。
最終三方簽署了初步協議,決定以華夏古都和宮廷文化為各色主題,以京城、瀋陽、承德、西安為主要旅遊目的地,針對日本客人開發赴華旅遊的新專案。
在約定了彼此的責任與義務後,下一步當然就是進行細化工作。
如果順利的話,預計明年春天就可以正式推向市場。
在這次商務會談中,雖然大和觀光看重的是寧衛民個人。
但國內的兩家旅社無疑還是衝著他身上籠罩著皮爾卡頓的光芒,否則也不會輕易相信年紀輕輕的他居然能辦成這麼大的事兒。
總之,對於寧衛民來說,無疑他突破了平頭百姓的層次桎梏,已經懂得了借勢的訣竅和妙處。
他在商場上,正是憑藉著皮爾卡頓公司的商譽和借花獻佛的手段,才能夠如此左右逢源,辦成一件件常人所不能為的大事。
也是因此,他在商場中的話語權和份量都與日俱增。
相比起來,他在這些事情中所獲得的一切,能夠順利完成他這次歸國的主要商業計劃。與他是否是個重生人士,其實聯絡反而沒有那麼緊密。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也確實是皮爾卡頓公司造就了他,連他自己也無法否認這一點。
甚至捫心自問,他辦讀書社,為老匠人們樹碑立傳,和農業大學合作的專案,又有哪一項沒有離開過皮爾卡頓公司賦予他的光芒?
可以說,與個人能力相比,能否順利獲得別人的重視和信任,才是真正成事的必要基礎。
只是可惜,再大的靠山也不能事事包攬。
哪怕寧衛民的事業如花團一樣錦簇,可他在情感上卻沒法像事業上一樣,從公司得到這樣可以讓他無往而不利的助力。
何況有些問題和矛盾就是全世界最大的企業也難以化解,這就是為什麼人生在世,總有些事兒會成為刻骨銘心的遺憾。
坦白講,因為常玉齡老人的突然離世,寧衛民原本要宣佈婚事的安排全都被打亂了。
他和松本慶子的終身大事不得不因為接踵而來的許多憑空多出來的事情,而保密耽擱了下來。
對此,寧衛民是相當愧疚的,感覺自己說話不算話,讓松本慶子失望了,特別對不起愛人。
尤其是他事後越發因公事而忙,松本慶子卻越發顯得寬容,毫無怨言,他就越感內疚。
所以當時間進入初冬之後,寧衛民自己都覺得他們的事再拖下去就太不像話了,便抓緊時間先放下了工作。
趁著《李香蘭》滬海戲份殺青,南路劇組迴轉京城的機會,他便讓張士慧在壇宮飯莊臨時籌備了一個席面,打算乾脆就在這裡完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他要親自帶松本慶子和康術德見見面,正式和老爺子宣告自己的婚事。
結果沒想到,原本他認為萬無一失,理應皆大歡喜的的事兒。
居然因為他思慮不周,出了岔子,竟然把原本的好事變成了讓人人掃興的壞事。
說實話,如果和註定沒有回報的單相思比起來,其實像這種看似完美的愛情在現實中遭遇世俗壓力和重重阻撓,導致兩個彼此相愛的人無法結成連理。
那恐怕才是最讓人無奈,最讓人感到鬱悶的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