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別忘了,寧衛民不是一般的小商人,而是志向高遠的大商家啊。
單指望常家的秘方發的這點財,他還看不上眼。
哪怕目前,他能來錢的法子都太多了,他的產業鋪開的面也太廣了。
如今領悟了“和”字訣,並把這點作為第一商業信條的他,才不會像大多數重生網文裡那些主角做光吃不拉的貔貅,不擇手段也要佔有。
更不會認為任何一種行業和技術不求進取,只要佔據了先機,就能壟斷所有好處,永遠躺平掙錢。
所以對他來說,真正重要的絕不是能否毫無成本地吞下常家的這點東西,永遠佔有料器葡萄上霜技術的專利。
而是在於他能否取信於人,在京城工美行業裡樹立起人盡皆知值的好口碑,讓這些頂級的匠人對他更加信賴,繼續傾力相助。
也只有如此,他才能在京城工美行業裡佔有更多的市場份額,持續不斷吸引來更多的人才,靠著多種高階工美品類獲取長久利益。
說白了,他的胃口大到要圖謀京城工美產業,而不是某一種品類的工藝品。
他的大方其實不是為了常家,而是做給別人看的,這就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反過來,他要是為了蠅頭小利喪失人品,實屬不智,更是不值。
甚至他也只有這麼麼一次機會能充分顯示自己的光明磊落,過了這景兒就不是這麼回子事兒了,沒有私心也成了有私。
那何去何從還用多想嗎?
無論於情於理於利,他都得這麼辦。
果不其然,當寧衛民把常玉玲交給他的東西當眾拿出來,訴說這些東西怎麼到了自己的手裡之後,舉座皆驚!
別說常家的人絲毫不知此事,對此局面瞠目結舌,其他人也都沒想到會目睹這樣的事。
太奇怪了!
誰都沒想到寧衛民明明受了老人的饋贈,可當老人真的過世了,當面要居然還給常家人!
這豈不是天下奇聞!
但也正是因為這光明磊落得如同“聖人之舉”,寧衛民的人品一下子就立住了。
沒人相信他說的是瞎話,沒人認為他要巧取豪奪。
反而那些老匠人眾口一詞的稱讚他厚道,就連常家人也沒有想把東西討要回來的意思。
畢竟這一次出殯,寧衛民怎麼對待常家的,已經大大超過了他們的期望值。
人家現在又是當眾主動拿出來的,早就佔據了情理的高地。
而在眾口一詞的讚賞下,他們要伸手,卻顯得市儈理虧,分明是要違背逝者的意願了。
於是常家人也不願擔待上貪心反悔的罪名。
都說姑奶奶既然給了出去,那就這麼辦好了。
反正他們常家人也不打算再做這一行了,對子女後人期望,現在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今後希望常家能出落幾個醫生、工程師唔得呢。
而這麼一來,那接下來可就好辦了。
不管常家人想得是對是錯,今後日子長了會不會又有反覆,反正眼下是好達成共識了。
寧衛民就又擺出來了當初曾經跟常玉齡提及的物質補償條件,為了西太后御賜給常家人的這個翡翠扳指出價一萬元。
而且同時還拍胸脯作保,說吃水不忘挖井人,即便是常家把秘方送給他了。
可只要自己還在賣葡萄常的料器葡萄,那麼每年常玉齡的忌日,他都會給常家一萬塊的分紅。
就這兩個條件,再度博得了在場人等的齊聲喝彩。
要知道,寧衛民答應的這可是每年一萬啊。
在此時看來,如果他說到做到,哪怕常家兩家人今後什麼不做,都能過上吃喝不愁的富裕日子了。
這誰不羨慕?誰不佩服?誰還挑的出不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