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沒人顧得上去問及那些不合時宜的問題。
而松本慶子的那些明星好友們也心照不宣的把話題往對有關餐廳的話題上引,表示對華夏皇室料理的期待。
就連山田洋次這位名導演,也知趣的說著仰慕華夏文化,對餐廳文化氛圍讚賞有加的話。
尤其迫本社長,更對松本慶子的商業能力極力讚賞,對餐廳的前景表示看好。
這一來,也讓二人有所不合的流言蜚語就此不攻自破,煙消雲散。
是誰說女子無才便是德的?
這句老話,是不是顯示出古代男性的不自信,或是一種無能的懦弱?
難道聰慧的女人不值得去愛嗎?
不值得嗎?
…………
毫無疑問,對於寧衛民而言,這個問題的答案顯然是“值得”的。
因為沒有人比他更懂得情商與智商的價值。
別的不說,就拿眼前的開業慶典來說,就遠不是請來客吃一頓飯那麼簡單。
宴請,作為人們交往中最常見的交際形式,是廣交朋友,與社會增進聯絡的一種媒介。
宴請,作為公務、商務等需要的交流平臺,可以令赴宴的陌生人由不熟悉變得熟悉。
不但能讓一直心懷戒備的人放下戒備,讓競爭對手變成合作夥伴,也能讓領導和上司變成自己的朋友甚至伯樂……
正因為這天下間所有的人際關係都可能因為一場宴會而改變,因為宴請在人際交往和社會活動中有著莫大的魔力,所以對於宴會的策劃和準備工作絲毫也馬虎不得。
如果有一個細節做得不到位或者出現問題。就可能使得這種請客吃飯的好事變成壞事。
甚至讓求人的事兒變成了得罪人,造成人脈流失,被人小看,客人不滿,生意泡湯等不可挽回的惡劣後果。
這種事與願違的請客並不少見。
越是重大的宴請越不容失敗,由此能產生的負面影響恐怕是大多數人都想象不到的。
所以無論為了什麼原因舉辦宴會組織宴請,多麼精心的準備,操勞的付出,對於主辦人來說都不為過。
說白了,宴請就是在做一場局。
一個善於做局的宴請者,只有懂得如何巧做宴前準備,力爭每個細節都達到完美,把局做得滴水不漏,才能幫助自己成事。
如今的寧衛民經歷過了那麼多事兒,基本已經成長為了一個做局的高手。
這一點不但從他對餐廳的設計和佈置,對菜品選單的選擇和要求,對於請客名單的制定,能夠充分體現出來。
對於他自己靈機一動,把松本慶子變成壇宮的股東,一樣能體現出來。
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一個最終目標。
他要把壇宮飯莊的宮廷菜在日本捧上神壇。
為高檔中餐在海外開啟市場樹立一個成功的樣板。
他要告訴世人華夏飲食真正的美妙之處。
他要證明在壇宮走出國門之前,海外就沒有真正的中餐。
也正因為這樣,他才會始終以無法掩飾的欣賞目光,凝視著松本慶子。
說實話,今天還是寧衛民第一次和松本慶子一起出席公眾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