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雖然在藝術表達上,小鬼子只有模仿,從未超越。
但人家先進的錄音裝置和音樂製作技術水平卻已經走在世界前列,基本是和西方一個水平線的。
毫不誇張的說,恐怕這邊隨便一個從業人員拉到國內去,就是大師級別的。
所以當錄音棚為兩個人試錄第一首歌曲完成後試播,無論張嬙和崔建摘下耳機一聽,也都聽迷了。
因為錄音成果實在是太出色了。
各種音色層次分明,比真正的現場演奏更具有立體感。
音色清澈,還原度太高了,幾乎能直達靈魂。
連他們聲音裡微小的瑕疵都一覽無遺。
這促使他們腎上腺素前所未有的瘋狂風靡,倆人立刻爭先恐後的重新投入錄製。
所以當這一天的磨合結束後,雖然才為張嬙成功錄了一首歌兒,崔建因為反覆較真只錄了半首。
但他們還是無比振奮和滿足。
如果描述一下,就倆字——過癮!
以至於張嬙和崔建一再由衷感謝工作人員和樂隊的付出。
反過來日本的工作人員,也無不為他們的音樂而感動,意猶未盡地集體鼓起掌來。
音樂無國界在某種情況下,確實是成立的。
證據就是“阿利多”的代表在工作結束後,還死皮賴臉拉著寧衛民和張嬙、崔建找地方喝了幾杯。
這傢伙有點自作聰明,想問問他們有沒有可能在日本的音樂屆發展。
但對於這件事,寧衛民就只有敬謝不敏,代表張嬙和崔建直接拒絕了。
沒辦法,小池塘裡養不活大鯉魚。
他手裡的張嬙和崔建可是國內音樂界的頭牌。
他們兩張專輯放在國內銷售,就是上千萬的利潤。
怎麼可能會傻到放棄大陸廣闊的音樂市場,帶他們紮在日本掙那仨瓜倆棗的小錢?
那不成傻子啦。
實際上,當寧衛民把日方的意思轉述給張嬙和崔建的時候。
他們倆人也只是笑,高興是高興,可沒人真的動心。
或許他們不懂得市場前景的問題,但他們對於寧衛民的信任和感激,同樣是不可動搖的。
不過話說回來,就憑日本人這樣熱切的反應,和今天親臨現場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