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後廚對於開席被耽擱的時間問題,其實是有點過慮了。
不為別的,主要是寧衛民把這個飯莊辦得太絕了。
天壇北路87號,可是和其他的飯莊哪兒哪兒都不一樣。
上到裝修設計,中到鋪成擺設,下到茶盞餐具。
隨便一件東西就沒有半點湊合的。
都是製作精美,講究至極,讓人大開眼界。
還有飯莊所提供的服務,職工的制服,方方面面的任何一處細節,都足以讓今天的賓客倍感新鮮和有趣的。
更毋論席面上早已經擺上了總共二十四道的獨有特色的蜜餞、乾果、鮮果、餑餑、冷葷、小菜。
光這些壓桌的東西,就足夠今天的賓客們好好大快朵頤,品嚐一陣的了。
所以哪怕眾多來賓們都已分散至各廳,坐到了席上,十幾分鍾也沒見有人上熱菜。
可大家等的並不心焦,反而各自與相熟的人,或是剛認識的朋友,興致勃勃的談論上了他們今天感受到的一切。
等到它頻率越來越頻繁,到了幾乎不停的連續舔板的時候。
寧衛民知道該為繁殖魚卵的孵化缸做專門的準備,到了接錢的時候了!
說實話,有關這方面的技術要求,其實不難。
主要就是水溫和氧氣控制好了就行。
具體來說,得提前就困好水,然後把孵化缸的水溫度定到比繁殖缸中溫度略高一度。
最後還得保證孵化缸的困水氧氣充分。
當然,由於這年頭沒有專業電動器材,只能透過土辦法來保證這一切。
比如有關溫度,寧衛民除了太陽曬水。
能做的只有燈泡烘烤的辦法。
他用木板接了四個六十瓦的大燈泡子照浴缸。
威力也就湊合吧,頂不上浴霸的一半功效。
至於有關氧氣,那就更得費力氣了。
困水裡早就沒氧了,寧衛民也沒處弄氧氣泵去。
他就只能用水舀子反覆攪動的辦法來人工製氧。
這就是此時為什麼市面上神仙魚稀缺的主要原因。
竅門雖然說就一層薄紙,可因為缺少裝置,又是新興起的玩意。
除了寧衛民,當代就沒人知道怎麼捅破。
簡單的技術,此時還顯得很高階。
這應該也算是一種時代紅利了。
總之,當寧衛民折騰了差不多倆小時後,母魚終於開始在產板上產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