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待小兒子的親事上,邊家和羅家可是截然相反的兩種態度。
羅師傅老兩口呢,因為羅廣亮曾經犯過事兒,如今又是個讓人瞧不起的個體戶。
所以他們在逼迫小兒子相親的時候,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差不多就行”。
但邊家可不一樣,那是相當膨脹,完全反過來了。
要知道,如今同時管著居委會和縫紉社的邊大媽可不比當初了。
那是大權在握,街道上的影響力不可小覷。
不但每天追著她盡力巴結的個體戶越來越多。
就連其他衚衕的居委會主任們,也知道她已經成了街道李主任最為倚重的紅人。
為此心中滿是羨慕。
何況邊大媽還得著了實惠呢。
每月她都能從縫紉社拿到一百二十塊錢的個人補貼。
那無論從面子還是裡子來看,這老太太都已經能與一家集體小廠的一把手平起平坐了。
試問一下,廠長的兒子,那得娶什麼樣的媳婦啊?
不說百裡挑一吧,總得比一般人家強點吧。
再加上邊建功自己也算有出息的。
在廠子裡混了個好人緣,還頗得主管生產的領導器重。
如今已經有了確定的信兒,這小子很快就要被提拔成汽水車間的“工段長”了。
那在找兒媳婦的事兒上,不更得把條件抬高一步啊?
總之,正是基於這種現實情況,邊家才擁有了強大的自信和底氣。
於是在邊建功的不斷催促下,邊大媽終於咬著牙,真的在節後花了兩千多塊,託付寧衛民買來了一臺進口大彩電。
不為別的,省得小兒子再鬧鬨了。
邊建功他不是總說,家裡買了彩電,他就能找著物件的嘛。
如果一旦談婚論嫁,他就能進入單位分房的序列之中。
邊大媽還真信了。
老太太心裡尋思,常言道,家有梧桐樹,不愁鳳凰來。
要真能用這大彩電讓兒子找著個好姑娘,也是值當的啊。
至於引不來金鳳凰怎麼辦?
老太太可根本沒想過。
因為在她的心裡,買了彩電,她家裡可就有兩臺電視機了。
這樣的家庭條件跟高知高幹也不差什麼了。
放眼整條煤市街,也就是她們扇兒衚衕2號院的幾戶人家才有這樣的經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