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極力想裝孫子的寧衛民不一樣,節後的張士慧可是意氣風發,豪情萬丈。
不為別的,除了他真的花兩千六買了一輛嘉陵CJ70。
用摩托車替代汽車的辦法,享受到了機動車風馳電掣的速度之外。
也是因為慧民菸酒店有了譚大姐給看著,他終於能騰出手來,在一直停滯的菸酒回購業務上發力了。
毫無疑問,對任何行業來說,最有效推廣業務的辦法就是打廣告。
但可惜的是,菸酒回購的生意卻屬於灰色範疇。
真要較真的話,按有關菸酒專賣的相關規定。
菸酒回購完全是屬於逃避稅收,損害國家利益的超範圍經營了。
如果讓糖業菸酒公司和工商稅務部門知道這種事兒。
弄不好就得挨罰,甚至是停業整頓啊。
所以絕無光明正大的在報紙上刊登廣告的可能。
別說任何一家報紙的廣告部門稽核不會透過。
就是能夠透過,廣而告之帶來的副作用怕也是讓人吃不消的。
那又該怎麼辦呢?
好在寧衛民的名片為張士慧提供了啟發。
這小子靈機一動,竟然無師自通地掌握了投放小廣告的技巧。
首先張士慧就用寧衛民的名片當樣板,去找附近的一家校辦印刷廠,提出印製兩千張如名片一樣小卡片。
他要求的內容很簡單。
除了“誠意求購高檔菸酒,歡迎致電或上門諮詢”的廣告語之外,就是慧民菸酒店的地址和電話號碼了。
但讓他意外的是,人家雖然只是個校辦小廠。
可這種事管得還挺嚴格呢,沒有單位證明人家可不印。
結果他還不得不多跑了一趟腿兒。
直到把菸酒店的執照取來,讓這家小廠看過了,人家才肯接活兒。
再之後拿到卡片,可就是往哪兒發了。
這點張士慧也尤為明智。
他知道得做有針對性的靶向投放,才是最佳方式。
於是就騎著剛買的摩托去附近各個機關部委的宿舍區大院,一幢幢一層層地“掃樓”。
道理很簡單,因為只有這些特殊的群體,收禮的機會才多,家裡才會有消耗不了的菸酒嘛。
別說,這種卡片還真的挺方便的,無論是門底還是門縫,一塞就得,方便極了。
而且效果反響也是真的好。
僅三天,就有生意主動找上門了。
從此,惠民菸酒店後面的接待室,終於排上了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