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了。”
定期的化療,讓這位普利策獎獲得者,身形變得極度消瘦。原本就不算飽滿的臉蛋,如今兩腮更是凹陷了下去。特別是一副圓片小眼鏡,讓從前的儒雅形象,變成了現在的滑稽可憐。
“時間不早了,我先回去休息。”經紀人見自己客戶的精神,好似變得突然亢奮,在心裡暗暗撇了撇嘴,站起身說道:“隨時打給我,羅傑。”
整件事幾乎都是他在聯絡,無論是與其他影評人的默契,還是與某些公司負責人的聯絡,基本上全都要經過他的手,從整件事當中,他的客戶可以說把貪婪體現的淋漓盡致。
要知道,當初最開始的時候,自己這位普利策獎獲得者客戶是最積極的那一個,可事到臨頭,卻直接偃旗息鼓了。不見到自己賬戶上面增長的數字前,彷彿完全忘記了答應的一切事情。
此時的羅傑艾伯特心情十分不錯,他完全不在乎經紀人對自己的看法,一心想著觀看明天的熱鬧。要知道,經紀人走的時候可不是兩手空空,還帶走了明天他在《芝加哥太陽報》上特約專欄的一篇長影評。
“《閃電俠》,韋恩格林伯格出道以來最大的失敗之作!”
第二天一早,這個堪稱駭人聽聞的標題,明晃晃出現在了《芝加哥太陽報》上面,儘管每到商業氣息濃郁的暑期檔,影評人們的影響力就變得可有可無,可是作為老牌影評人,還是會有大量追隨者,觀影前定時購買報紙看看普利策獎獲得者的評論。
“站在公正的角度上來說,韋恩格林伯格走出校園,拍攝的每一部作品,都充滿了發人深省、讓人警示的藝術,就在我以為這位電影藝術的大師,還會繼續探索更高的山峰時,他卻用一部讓人無比失望的《閃電俠》,迎來了自己導演路上的滑鐵盧!
我在電影院中坐了整整一百分鐘,結束後十分肯定,自己並不知道電影到底講了什麼。簡單到如同白水一樣的故事,就像是催眠曲一樣,實在對不起,中間忍不住睡著了。
在我看來,韋恩格林伯格自己也不知道在講什麼,整部片子中沒有任何吸引人的新意,顯然,他的才華已經在之前的幾年用光了,才會拍出來這樣一部如同催眠曲一樣的作品。
說到電影,巴里艾倫這個主角人物實在是太單薄,一位新人演員出演這個單薄的人物,簡直就是為本就簡單無比的故事,帶來了更大的災難!反派人物更是如此,就不用說臉譜一樣的配角了。
我得說,自從我一年級之後,已經很多年沒再看過這麼棒的“動畫童話”了,《閃電俠》幫我重溫了一下童年的感覺,從這點上來說,韋恩格林伯格確實是成功的。
影片不僅幼齡化、無腦化,整體剪輯節奏也有很大問題,前面和後面有多到十幾處漏洞。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於特效場面的濫用,看來華納兄弟給他的兩億美金,都被折騰到了特效上,可這些濫用的特效,並沒有起到一點讓影片更好看的作用!
電影角色選擇不搭,剪輯節奏混亂,故事簡單到如同白水,特效場面的濫用,這部《閃電俠》堪稱毫無看點!韋恩格林伯格用了兩億美元,打造了一部導演生涯中最爛的片子”
整篇影評尖酸刻薄,從各個方面把《閃電俠》批的體無完膚,雖然看似是在評論電影,但有些地方,說是人身攻擊也一點都不為過。
然而《芝加哥太陽報》和羅傑艾伯特,卻並不是週六早上最特殊的,放到一早北美各大媒體發行的報紙上,只能說是語言比較犀利而已。
週六一早,媒體對《閃電俠》的評論,完全不像週五的風平浪靜,幾乎各個知名影評人的專欄上面,都出現了對《閃電俠》的評價。影評的內容,幾乎清一色的差評,甚至有些露骨的影評人,直接在自己的專欄後面,號召自己的支持者不要浪費錢去影院受折磨。
“《閃電俠》到底要拍攝些什麼,恐怕韋恩格林伯格也沒弄懂,就更別說坐在放映廳中的觀眾了!這部片子之前被吹捧的太過了,在我看來根本就名不副實。就算是唯一還算亮眼的特效,也完全比不上同期上映的《哥斯拉》。
正在影院中大規模公映的影片中,無疑這部《閃電俠》是最受觀眾期待、製作成本最高的,也是最爛的一部。故事性不如《天地大沖撞》的人文情懷,視覺享受不如《哥斯拉》的天崩地裂,完全是一部導演自說自話的爛片!”
——
《紐約時報》斯科特。
“或許奧斯卡小金人加身後,韋恩格林伯格將自己的一切才華,都留給了《蝙蝠俠:黑暗騎士》。這部《閃電俠》我有幸趕去洛杉磯參加了首映,可當電影開始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經開始後悔作出了這次遠行的決定。
不說與《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這樣的影片相比,就連韋恩格林伯格的畢業作品《忌日快樂》,都要遠遠好過這部《閃電俠》。能夠看得出來,他想要追求自己從沒嘗試過的純粹商業視角,可惜,這樣做不但丟失了濃烈的個人風格,還沒有達到他自己想要的結果。
如果非要給這部《閃電俠》一個形容詞,我會用“廣告片”來形容,整部電影都在堆砌特效,就像是香水的廣告片一樣華麗。可韋恩格林伯格應該要明白,拍廣告和拍電影完全是兩回事,或許他把自己的才華都教給了扎克施耐德,卻從對方身上學會了怎麼製作廣告片?”
——
《紐約客》大衛登比。
“一部狗屎一樣的商業片,請原諒我這樣評價它,但實在沒有其他的形容詞,比狗屎更加適合《閃電俠》。”——《洛杉磯每日新聞》奧斯汀柯林斯。
“註定讓所有人失望的作品,看來華納兄弟在《閃電俠》上映前,選擇不舉辦試映會是有原因的,他們應該是害怕影迷過早發現這是一部爛片。”——《電影評論》皮特特倫斯。
一夜之間,彷彿與電影相關的所有媒體上面,全都在表達對《閃電俠》的控訴和嘲諷,各路知名影評人,電影評論家們的口風也出奇的一致,恨不得將《閃電俠》狠狠的踩進土裡。
當這些東西一起出現在普通人的早餐桌上時,很難說到底影響了多少人在這個週末的娛樂選擇。有個道理一直都在東西方適用,一個人說它不好,或許是看待的角度不同,當所有人都說它不好時,大部分不明真相的人,會寧願相信它真的不好。
然而各種媒體對《閃電俠》的負面評價,才僅僅只是一個開始,這個週六註定不會那麼平淡。ABC收視率王牌節目《早安米國》的播出,一瞬間點燃了整個北美的輿論,也成功在短短十分鐘之內,將韋恩推上了風口浪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