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的特效,忽然佈滿了整個電視機螢幕,結束了越變越快的畫面。最終,這些閃電在火花四射中收束到一起,擊打到一面鮮紅的閃電標誌上,鏡頭越拉越遠,閃電閃爍的標誌上匯聚出一行文字:
DC:Tash!
熒幕又一次暗了下去,萬年不變的DC又一閃而過,這裡的用意十分明顯,就是在不斷加強觀眾對於DC的品牌效應。
黑暗的底色中,一行碩大文字逐漸出現:
“這個世界,需要英雄!”
“韋恩格林伯格作品!”
“1998、5、19,閃電來襲!”
當短短三十秒的預告片結束,格林伯格莊園個廳內的眾人,才一一把目光從電視機上收了回來。
喬治盧卡斯也不關心他們去格來美穿什麼的問題了,轉頭看向身邊的男人,抬起雙手,率先拍響了手掌,送上了自己的掌聲。這就像是一個開頭,客廳內其他人,一起送上了鼓勵的掌聲。
“這部片子,怎麼好像......”
星戰之父舉起啤酒,與韋恩碰了一下酒瓶,仰頭灌下一口後,才帶著猶豫說道:“怎麼好像不是你以往的風格,預告片中閃電俠出現的畫面,全都趨向明亮化,簡短出現的正片鏡頭,也更像是一場暑期檔商業爆米花。”
儘管預告片中,出現了蝙蝠俠布魯斯韋恩,而這部預告片的整體節奏,也在充分的保持神秘感,可是簡短的畫面,透露出來的資訊已經相當不少。
整體而言,只要艾倫巴里出現的場景,畫面都是十分明亮的色調,這與韋恩之前作品的整體風格,簡直就是天壤之別。尤其是上一部《蝙蝠俠:黑暗騎士》,那種高大空間佈局的黑暗歌劇感,厚重的史詩感,幾乎全都消失不見了。
“沒錯。”
韋恩點了點頭,毫不猶豫的承認了這點。“這部影片,相對於之前的DC系列,無論是故事還是畫面佈局,確實都要簡單的多。你猜測的沒錯,這部《閃電俠》,更像是一部暑期檔特效爆米花。”
其實這部預告片,已經把閃電俠巴里艾倫的作用,給出了明確的提示。他可以穿越時間、空間,乃至穿越過去、未來,充當的就是一個連線其他英雄的潤滑油角色。
現在他連線的,無疑就是蝙蝠俠布魯斯韋恩,當這部影片正式公映後,觀眾就能夠知道了,他還連線著其他英雄。或者應該說是引出,用自身的獨特屬性,引出其他英雄,為英雄們的集結,給出最合理恰當的解釋。
皺了皺眉頭,星戰之父還是覺得他太過激進了,開口提醒道:“可是貿然大幅度改變風格,市場......”
現在只要提起韋恩格林伯格的作品,彷佛在觀眾的腦海中,第一時間反應的印象,就是黑暗深沉的主題,吸引人卻又讓人能不斷思考的故事,必不可少的社會問題關注度,能夠警示世人的元素等等。
如果換個說法,那就是在他的作品中,永遠都不會缺少所謂的“藝術”成分。恰恰就是這些東西存在,他的作品,才能夠讓人願意反覆走進影院觀看,每次都能得到到不同的收穫。
“喬治,我反倒覺得,韋恩的這部片子,說不定會取得相當不錯的市場成績。”
一旁的娜奧米沃茨,突然在眾人的注視下開口說道:“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其實並不喜歡韋恩之前的作品,是所有作品,哪怕那些我親自參演的。”
“hey,娜米......”看著澳洲女星臉上的俏皮笑容,韋恩無奈的攤開了雙手,苦笑了一下。
“聽我說完,哈尼。”
伸出一根潔白的手指,對著男人左右晃了晃,娜奧米沃茨繼續說道:“作為一個普通觀眾,雖然韋恩之前的電影,同樣可以算很好看,但有一點所有人都得承認,那就是想要更好的觀看他的影片,對於影迷來說是有觀看門檻的。
但是這部《閃電俠》,我感覺更像是一場存粹的視覺盛宴。我們走進影院當中看電影,不用思考的過多,只要享受那些頂級特效,享受兒時喜歡英雄的誕生過程,然後開開心心的期待後面的作品,這已經足夠了。”
她的意思很明顯,《閃電俠》這部電影,確實讓韋恩拋棄了很多傳統的個人風格,與此同時,卻也拋棄掉了無形中的觀影門檻,真正坐到了無論男女老少,都能走進影院開心的娛樂。
有時候事情就是這樣,沒有那些導演自認為的高逼格,簡單純粹的視覺盛宴,不用費盡心思猜測的故事,反而能夠收穫更多普通人的喜愛。
很簡單,一出道就被影評人口誅筆伐的邁克爾貝,彷佛永遠都只會爆炸爆炸再爆炸,講故事能力堪稱災難,可是他卻是影迷最愛的導演之一。
當年同樣被影評人罵出了天際,喬治盧卡斯在這一點上算是深有感觸,每當有星戰上映,人人都在吐槽他的講故事能力,可這一點都沒影響到星戰的票房,所以他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不再提對電影過度爆米花化的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