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乾說著看向劉龍勝,淡笑道:“就拿我們劉院長說吧,你看劉院長一身的白色襯衫,整齊有型的西裝褲,再加上一油光發亮的邊分發型以及筆直的站姿,是個人見了他都會說一句:‘哇,劉院長好有精神啊’之類的話語,對吧?”
見得宋乾拿劉龍勝說事,幾名醫生俱都暗自偷笑起來,卻是無人回答宋乾的問話。
當見得宋乾看向自己,劉宇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一眼劉龍勝,道:“嗯,劉院長一向是這樣,精神十足。”
宋乾點頭接著道:“嗯,其實望神最簡單,劉院長明顯的是有神,而且還是非常得神。而剛才躺在病床上的哮喘病人,一看就是少神,只要看上一眼就知道萎靡不振,眼睛毫無神采可言。”
劉宇聞言雙目一亮,隨即喜道:“宋老師,經你這麼一對比,我瞬間感覺思路清晰多了。”
宋乾淡淡一笑,接著又將望色、望態等諸多細節跟劉宇講解了一遍,最後則聊到望舌與切診。
“望舌相對於切脈,要簡單的多,也更讓人容易接受,因為書本上的內容,能具體的舌頭上去,而脈診則需要一個人的悟性,有些中醫人學了一輩子的脈診,也沒有學個名堂出來。”
說到此,宋乾臉色一正道:“所以,我建議幾位醫生,如果想要學中醫的話,最好先從舌診上學起,好學容易上手,而且效果不比脈診差。”
“真的啊?”劉宇聞言雙目一亮,有些迫不及待的道:“宋老師,你能否教我看舌象嗎?比如拿剛才那個支氣管哮喘病人做案例。”
宋乾聞言笑著點頭道:“好,不過事先說明,這病人狀態不是很好,我們不能讓他長時間的張口,更不能長時間打擾他。所以,我們要用最短的時間,儘可能看完。”
待眾人俱都點頭之後,宋乾讓人弄來壓舌板,與眾人一起來到病人跟前。
不待宋乾說話,劉龍勝快人一步,走了上去,跟病人說明來意。
病人聽完劉龍勝的話後,渾濁的雙眼慢悠悠的打量了一番眾醫生,隨即緩緩點了點頭。
徵得病人同意後,宋乾並未著急動手,反而笑著問道:“平常你們在給病人看喉嚨時,有沒有從舌頭上面看出些名堂來?”
劉龍勝聞言不假思慮道:“平常我們還真沒注意到舌象這個問題,一般都是看一下扁桃體大不大,咽喉壁有沒有淋巴濾泡之類,哦,對了,偶爾還會注意一下口腔裡有沒有口腔潰瘍之類。除此之外,就看不出什麼名堂來了。”
說到此,劉龍勝訕笑道:“宋老弟,每個人的舌頭不都長一樣麼,還能從上面看出個名堂來不成?”
宋乾聞言點了點頭道:“沒錯,在古代我們的祖宗沒有現在先進的檢查技術,只能透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而望、問、切三診,可以說融合了先輩們的智慧和精華,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
兩世為人,宋乾自始至終對中醫先輩們佩服的五體投地,始終想不明白先輩們是如何總結經驗教訓的。
“好了,廢話就不多說了。”宋乾伸出手來,一把拉過劉龍勝,讓其張開舌頭:“各位請看,劉院長舌頭中部黃膩,說明胃腸火旺,黃代表火氣大,膩則表示溼氣重,而黃膩則表示痰熱。”
一聽到“痰熱”二字,劉宇瞬間想起了劉龍勝先前得過的“急性支氣管炎”來,當下道:“宋老師,你的意思是說劉院長之前的急性支氣管炎是痰熱蘊肺,治療上就要清熱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