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常亦是出言應和。
很多事情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並不容易。
桓常自忖,若非自己當初以真氣鍛鍊肉身,想要站在竹篙上面,絕對非常困難。
老翁聽見二人誇獎,不由喜笑顏開。
就這樣,三人站在竹篙上,聽著老翁傳授的技巧,儘量穩住自己身形。
一開始,他們腳下竹篙還會被水沖走。
不過幾個入室境界武者,掌握到了技巧以後,就能巧妙的使出力道,控制竹篙不會沖走。
桓常站在竹篙上,腰馬合一,雙腿叉開用力,感受著腳下竹篙,被河水沖刷的力道。
“對,就是這種感覺。”
桓常閉上了眼睛,將自己幻想成一隻竹篙,在大河之中面臨著激流的沖刷。
“嘩啦啦!”
清河河水奔騰,水流狠狠沖刷在桓常腳下的竹篙上。
那根竹篙隨著水流的衝擊,不停上下起伏著,彷彿上面根本沒有站著一個人。
“嘩啦啦!”
河水再次衝擊,竹篙頓時順流而下,時不時還轉著圓圈。
可是竹篙上的那道身影,仍舊巋然不動。
這個時候,桓常不再是一個人。
他彷彿已經化為竹篙,無論河水如突湍急,都不能將其吞沒。
“人篙合一!”
單腳站在竹篙上的青燈,好像有所感應般,將目光放在了桓常身上。
三人之中青燈武功最高,基本功也最紮實。
他能夠輕易在竹篙上面,單腳保持身體平衡,絕非偶然因素。
當初在佛宗內,青燈每日都要走很遠的山路,然後挑水砍柴,下盤早就變得很穩。
青燈的身體平衡性,自然也要強過桓常以及王玲玲許多。
故此,哪怕站在竹篙上不使用真氣,青燈也比桓常二人做得更好。
只是他沒想到,桓常基本功明明比不上自己,卻能如此迅速達到人篙合一。
“阿常果真天資過人。”
人篙合一不是技巧,而是一種境界。
事實上,境界遠遠比技巧更難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