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想,襄公真的還有嫡系後人活著,想必阿常就是那個嬰孩的後裔了!”
“真是天佑我大宋!”
宋公臉色熱切的看著桓常,神情頗為激動。
桓常聞言,卻是心中大震。
他早就聽聞,那場戰爭宋國宗室幾乎被屠戮殆盡,導致襄公一脈無人能夠接替國君之位,宋氏一脈這才有機會統治宋國。
以前的桓常,聽到這件事情以後,雖然感覺心中遺憾,卻也沒有如此強烈的震動。
可是現在得知,那些被屠戮的都是自己嫡系祖先,桓常忍不住握緊了自己雙拳。
“我書劍閣祖師武功蓋世,宋**隊當年亦是非常強悍,為何會兵敗?宗室為何會屠戮殆盡?”
桓常大聲問著,想要知道詳細經過。
雖說桓常早就知道些許事情,不過只是知道大致經過,宋國具體如何兵敗,宋國宗室又如何被屠戮,桓常根本不得而知。
不曾想,宋公以及那些家主,聽到了桓常的質問,臉上卻露出了猶豫的神色。
“還請你們告訴我!”
桓常看到眾人表情,就知道此間必有隱情,這種隱情使得眾人都不願提及。
他當即起身向著眾人深深行禮,眼中露出了堅定的神色。
“也罷,你既然是襄公嫡系後人,自然有資格知道這件事情的始末。”
宋公急忙上前,扶住了桓常的雙臂,然後道出一段往事。
三百年前宋國的確強大,不僅有書劍閣這種高手坐鎮都城,還有強大的軍隊作為根本。
戰爭爆初期,宋**隊可謂是勢若破竹,將國內各大宗門殺得節節敗退。
可是正如先前所言,宋襄公以仁治國,哪怕攻破那些宗門,仍舊將很多人放了出去。
為了這件事情,還有很多將領心生不滿,奈何宋襄公在宋國說一不二,這些人縱然出言進諫,宋襄公仍舊一意孤行。
時間久了,那些被逐個擊破的宗門餘孽,居然全都匯聚在一起,組成了龐大的勢力。
各大宗門傳承久遠,不僅有著許多高手,還有非常多軍隊。
宋國的轉折,就從那個時候開始。
三百年前,宋國烽煙遍地,宋襄公率領宋國精銳,掃蕩了一個個宗門,正是志得意滿的時候。
此時有人向宋襄公進言:“各大宗門雖然被破,可是那些宗門餘孽統帥的軍隊不在少數,君上應該趁機將其逐個擊破,免除後患。”
宋襄公聞言卻是大聲笑道:“土崩瓦狗,不足掛齒,我若逐個追殺擊破,必定會是曠日持久的戰爭。”
“如今我先以大勢滅其宗門,又以仁義放任這些人離開,其中必定有看得清局勢之人投誠。”
“縱然仍有負隅頑抗之輩,待其聚集一起之後,我再一戰而滅之,方為正道!”
諸將聞言反對者卻是不在少數,不過宋襄公心意已決,眾人也不好繼續勸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