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寒冰劍宗不喜爭鬥,也從來沒有主動侵吞趙國領地,卻也被打上了頂級宗門的標籤,被趙國視為眼中釘。
故此,聽到韓少雲如此說話,洛雲自然有些怒從心起。
韓少雲深深看了洛雲一眼,並沒有退讓的意思,反而開始慷慨陳詞,闡述自己的改革理念。
“為了能夠讓百姓們對於國家有歸屬感,必須要打破現有制度,廢除貴族世襲制,並且要軍功授爵,讓出身貧寒計程車卒也能因功封爵。”
“只有這樣,百姓參軍才不會僅僅因為兵役,而是為了自己前程拼搏。”
“如今武者氾濫,私鬥非常嚴重,常有武者不服官府管轄,並且在爭鬥的時候誤傷平民,這也就使得官府威嚴盡失,百姓沒有安全感。”
“只有禁止私鬥,頒佈嚴酷律法約束武者行為,方能維護官府威嚴,並且使得百姓有安全感!”
韓少雲侃侃而談,從內政談到軍事,從軍事談到外交,由從外交談到擴張,說出來的每個觀點都是條理清楚,而且仔細推敲也非常有道理。
其中最主要的有六個思想。
其一:廢除以往‘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規定,必須做到‘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維護律法尊嚴。
其二:廢除僅存的奴隸制度,講究國民人人平等,官吏成為管理國家的工作者,而不是高高在上貴族,使得國民有歸宿感。
其三:獎勵農耕,開溝挖渠,大力發展內政,保證國內擁有足夠的糧草供給。
其四:軍功授爵,無論貧富貴賤,只要立下軍功者,都能獲得爵位,從平民一躍成為貴族,這樣才能鼓勵百姓主動參軍,並且在戰場上奮力廝殺,獲取戰功。
其五:培養職業軍人,設立軍戶制度,以精兵代替臨時徵召的義軍,這樣不僅能夠提高軍隊的戰鬥力,還能緩解後勤壓力。
其六:遠交近攻,派人遊說不相鄰的諸侯國結成聯盟,並且與那些沒有利益糾紛的大宗門交好,然後開始吞併附近諸侯國,壯大己身。
桓常與洛雲靜靜聽著韓少雲的話,眼中都露出了震驚的神色。
雖然在他們看來,韓少雲的這些構想中,很多都還有些太理想化,想要實現並不容易。
可是不能否認,如果真的有諸侯國下定決心,按照這種方法進行改革,只需要二十年時間,整個九州局勢都會風雲變幻。
桓常還只是非常驚歎,對於韓少雲也十分敬佩。
可是洛雲眼中卻已經閃爍著殺機,不過這種殺機只是一閃而逝,就連沉迷於震驚中的桓常都沒有發現。
也不怪洛雲有如此反應,如果韓少雲這種改革策略成功,恐怕整個九州局勢都會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那個時候,身為九州頂級宗門的寒冰劍宗,必定會首當其衝。
好在洛雲也知道,理想與現實存在巨大差距,韓少雲的想法未必能得到實施。
她所不知道的是,百餘年後韓少雲的這番言論,被歷史學家稱為‘寒舍論’,又名‘韓舍論’,有著跨時代的意義。
整個九州局勢,也從此刻起,風雲突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