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問道:“莫大王,敢問你憑什麼覺得你能建立新朝呢?
據我所知,如今大明朝的確烽煙四起,但是最大的反賊乃是陝西的李自成,高迎詳,張獻忠等人。
再有,天下反賊如此之多,比你厲害的反賊海了去了。
你不過才剛剛佔據一縣而已,你哪來的自信覺得能建立新朝?”
孟道弘的語氣中帶著譏諷,似乎在嘲笑莫謙的自大和無知。
“我當然有,因為我有天底下所有反賊都沒有的一樣東西!”
“什麼東西?”
“我有讓全天下百姓都願意跟我造反的辦法。”
“哦?是什麼能辦法,能讓百姓心甘情願跟你造反?”
莫謙微微一笑道:“兩個字,土地!”
“土地?”聽到這兩個字,孟道弘和汪秉忠不禁互相對視了一眼。
“對,土地,大明王朝之所以會淪落到這個地步,跟關外的金國無關,跟國內的反賊無關,而是跟老百姓手裡的土地有關!”
“快快說來!”汪秉忠有些急切的說道。
“土地,乃是百姓的命根子,我泱泱中華,歷經五千年,百姓們向來以土地為立身之本。
沒了土地,百姓們便沒了果腹的糧食,沒了糧食吃,你說他們會怎麼辦?”
“造反!”經歷盧自田說道。
“對,造反,而今大明朝為何會反賊四起,歸根結底兩個字,土地!
陝西自天啟年開始便開始出現旱情,百姓們顆粒無收,為了吃口飯,只能把自己的土地賤賣給那些地主,自此成為地主的佃戶。
而地主在以低價買入百姓的田地後,卻隱瞞人口,不向朝廷繳納田地的賦稅。
加之當今朝廷年年徵加遼餉,本來百姓的負擔就已日益見重,賦稅非但不減,反而逐年增加,這豈不是逼著百姓造反?
再有,朝廷腐敗,貪官汙吏橫行,據我所知,崇禎元年,陝西大飢,人皆相食。
朝廷撥糧十萬石賑災,結果呢,這十萬石糧食到陝西災民們的手中僅有五千石。
十萬石糧食還沒出北京城,就被吏部的官員貪汙了一半,到陝西巡撫手中又貪走兩萬石,陝西知府又也貪了兩萬石,還剩五千被陝西當地的鄉紳地主給貪墨了。
如此腐爛透頂的王朝,你說它要不亡?豈不是天理不容?”
“那你又有什麼辦法保證百姓會跟隨你造反呢?”
“很簡單,均田地!”
“怎麼個均法?”
“對那些無良地主痛下殺手,逼他們交出手中的田地,再把這些田地平均分發給百姓。
百姓們手裡有了田地,自然會倍加珍惜,此時不管是有反賊還是官軍來征討,百姓們為了自己家中的土地,也會奮力一搏,死保田地的!”
聽完莫謙這席話,汪秉忠的眼神變了。
他和孟道弘互相對視一眼後,心中頓時生出一個想法。
這小子這樣造反,可比陝西那群流民厲害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