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宴府的大公子,宴文才。”
一聽來人是宴鎮川的大兒子,鄭秋平趕緊對衙役說道:“快請!”
不一會門外便傳來一名男子的嚎哭之聲。
只見一名穿著孝服的青年男子一進房便給鄭秋平跪下。
口中大喊:“叔父,我爹他死的慘啊,我爹他死的慘啊,請叔父即刻發兵,殺光山賊,為我爹報仇雪恨啊!”
鄭秋平趕緊攙扶起跪在地上的宴文才,用盡全身力氣擠出幾滴眼淚道:“哎,我也是剛剛聽聞鎮川兄的噩耗,叔父也是悲痛欲絕啊。
你放心,我已跟劉指揮使商量好了,馬上發兵,去將那群反賊一舉掃滅。”
宴文才這才注意到站在縣令身邊的劉世忠。
他趕忙施禮道:“劉叔叔!”
一切盡在不言中!
劉世忠看著宴文才,心裡那也是‘萬分悲痛’,他對宴文才說:“賢侄啊,你放心,本官馬上去去點兵點將,為你爹報仇!”
“不過嘛.......”說著劉世忠不禁開始用手摸起了鬍子。
久在城中生活的宴文才一看便知劉世忠的意思。
他馬上表態說道:“劉叔叔,小侄願意獻出大米一百石大米作為勞軍費用!”
劉世忠一聽一百石大米,頓時眼前一亮。
不過過他並沒有露出一絲笑容,而是一副苦相說:“賢侄這就太見外了,你父親與我乃情同手足,為他報仇,無論於公於私那都是我的職責。
不過嘛,你也知道,朝廷又不給我衛所發一顆糧食,我要養這麼多人,也是很為難啊!”
宴文才聽了這話真是心裡一陣作嘔,不過他還是強忍著想吐的感覺對劉世忠說:“一切就拜託劉叔叔了!”
劉世忠很快便聚集起來宜春縣城裡所有的衛所官兵,清點一番之後發現趕到的僅有不到三百人。
不過有三百人在,劉世忠心裡也覺得自己穩操勝算。
因為根據前來報官的宴府家丁所講,反賊最多不過二三十人,自己有近三百人,是反賊兵力的十倍。
十倍之力攻敵,那就跟碾死一隻臭蟲一般簡單。
劉世忠點兵點將完畢後就率領人馬浩浩蕩蕩的往西南方的溫湯鎮直接殺奔而去。
而此時的溫湯鎮卻是另外一副景象,全鎮的百姓一個個都興高采烈的,每個人的肩膀上都挑著一副擔子。
擔子下面的籮筐裡裝的是滿滿金黃色的稻穀。
家中籮筐不夠的甚至拿著木桶,竹簍等物,一窩蜂的前來領糧食。
莫謙帶人守在糧倉裡,防止百姓們為了搶糧發生爭鬥。
但是他很快發現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百姓們並沒有發生了哄搶,反而在自己的組織下有條不紊的開始分糧,其中還有幾個壯勞力專門在糧倉裡分糧。
分到糧食的百姓一個個笑的牙都要裂開了,在經過莫謙身邊的時候還誇讚莫謙道:“好人啊,好人啊!”
的確,莫謙的舉動在全鎮百姓人的眼中當然是大好人。
他們雖然世代生活在此,但是日子卻過得清貧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