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斤豬肉,第二天就吃完了。大傢伙一個個意猶未盡。但沒有一個人敢開口問問是不是再殺兩個。
量下村的牲畜全吃光,王寶山跑到小學跟蘇三商量,能不能用糧食換些豬牛羊過來,現在養的話,趕在過年還能吃上肉。
這個倒是沒問題,只不過糧食需要多一點。
三天過去之後,量下村的戰鬥隊恢復了戰鬥力,蘇三帶著人從小學離開。
在三位管事的和劉春的警察隊伍監督配合下。糧倉的主題工程終於完成了。
配合糧倉一起建設的還有劉樹葉家族的大板房,貴重物品倉庫,小學(2008年開始,教育部下發檔案要求鄉村學校合併。大約五到七個村子合建一個學校,避免出現一個年級只有十個,甚至幾個人的情況出現。蘇三他們村是沒有小學的,只能自己建。),警察局,聯保隊宿舍,醫務室和雜物房。
至於用作懲罰的監獄,把村委會直接拿過來用就行了。
這其中,最宏偉的建築就是作為主體的糧倉了。
整個糧倉分成四個部分。小麥,玉米和其他副食各一個倉庫。蔬菜瓜果特別獨立出來形成一個倉庫。
為了保證以後的發展,糧倉北面還特別預留了冷庫的位置。
蘇三帶著聯保隊和警察隊伍去量下村東的塑膠廠,把它們的彩鋼瓦屋頂拆下來。又跑去附近的兩個加油站把鋼結構屋頂也拆回來用,這才保證了糧倉的完整合攏。
不等房屋亮白和晾乾,大規模的秋收開始了。
2000多畝玉米,麥茬花生,大豆,芝麻,紅薯,蕎麥,棉花等等農作物全都要收回家裡。
老黃頭他們也沒有閒著,同樣把精力用在了秋收上。
這讓蘇三他們少了一個威脅。
三位管事的把全村的勞動力集中起來。能跑的都去地裡收莊稼,能動的在家燒水做飯,就連六歲以上的孩子都分配了放哨的任務。
22臺機械全部開足馬力在農田裡馳騁。
收玉米機在前,粉碎秸稈機在後,旋地機緊隨,最後就是小麥播種機。一畝地從收割到種植最多10分鐘就搞定了。
即便如此,聯保戶仍然動用人力進行手工收割。
機械是喝油的,農用三輪車也是喝油的。聯保戶的柴油有限,必須掰著指頭慢慢用。
劉春的警察隊伍不脫產,全部人馬都撲在機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