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只需要把這些實驗資料輸入電腦了,李默看著手邊密密麻麻的手稿,皺了皺眉頭,沒辦法,湍流與其說是一個數學問題,其實根本上就是一個數字問題。
把這些資料和它們的數學邏輯關係完全輸入電腦中本身就是一個浩瀚的工程。
24小時....
4時....
72小時....
日出....
日落.....
鍵入最後一個數字,李默正要伸一個舒服的懶腰,電腦上出現的一行字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小花:“主人,根據最佳化後的筆記本CPU算力計算,分析這些資料需要4500小時。”
4500小時?那不就是200多天嗎?李默現在才意識到他忽略了湍流的複雜性,這些資料比較一些超級專案,也許並不算多,但它們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結構關係,以膝上型電腦CPU的計算力根本不能勝任。
不行,太久了,火箭發動機的設計等不了這麼長的時間。
“小花,可以縮短時間嗎?”李默輸入。
小花:“也許我可以採用一些別的手段,但是需要主人授權我訪問外部網路。”
李默這時想起了在研發J抗體的過程中,小花曾經透過網路抓取國外醫院的病例。
透過網路獲得計算力的唯一辦法就是控制一些國外超級計算機,把它們當做肉雞一樣,運算自己的程式。
難道小花真是這樣打算的?她難道不知道那些國外超級計算機的大部分採取的是物理防禦手段嗎?
國外的超級計算機中心,採用的都是硬備份方法,把所需要計算的程式透過硬碟載入的方法寫入超級計算機,這些計算機並不與網路相連線。
這樣再高明的駭客在物理防禦面前也無能為力,所以國際上從來沒有聽說過那臺超算被人入侵了。
想到這裡,他在鍵盤上輸入:“小花,你有突破物理防禦的技術?”
游標閃爍,小花閃爍:“不是技術,是機會。”
管他技術還是機會,能解決問題就是好辦法,並且人工智慧對主人是不會撒謊的。
李默輸入:“授權小花訪問外國網路的許可權,時效限制程式完成。”
小花:“授權獲得批准,資料整理中.....”
看著電腦上的游標,李默知道這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完成的事情,想起系統任務關於提前畢業的要求,他決定還是把大學本科需要的生物書再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