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永遠不會一成不變,一個團隊也是如此。
有一天,當團隊中的重要人物不再履行他們的職責,失去核心的隊伍將無法團結在一起。
核心也會因為其他種種原因而崩潰,衰老,疲憊,負面情緒的積壓,或者生活與命運賦予他不可承受之重。
總之無論什麼原因,核心無法再凝聚人心,相應的團隊也無法給核心正面的反饋——信任、忠誠與安全感。
甚至,核心有可能成為怨恨的中心,一切矛盾產生的根源。
拿我一個好萊塢朋友羅伯特唐恩為例。
唐恩是一位拿過奧斯卡獎的編劇,他帶來的偉大的電影作品《唐人街》。
之後每個人都希望來個續集,讓傑克尼克爾森再度扮演令人難忘的私家偵探傑克吉斯特。
於是,羅伯特唐恩和傑克尼克爾森、製片人兼演員羅伯特埃文斯一起,準備啟動唐人街第二部的拍攝。
1974年他們成功合作了唐人街,1990年他們將電影命名為重返唐人街,希望再創輝煌。
其中,埃文斯將在電影中扮演重要角色。
然而,電影拍攝了沒多久,唐恩就痛苦的得出結論,埃文斯無法勝任這一角色。
製作突然停止,這直接造成了數百萬美元的損失,隨之而來的是曠日持久的官司。
沒有人是贏家,埃文斯輸了,他的角色被取代,唐恩輸了,因為影片重啟時他不再是團隊的一員。
尼克爾森輸了,因為同時擔任導演、製片人、主演這三個角色對他而言太過於艱難。
公眾和製片廠也輸了,因為《重返唐人街》並非《唐人街》真正的續集,影片完全無法達到前作的高度。
在這過程中,四分之一個世紀的友誼和電影公司員工的努力、工作,通通被浪費,付諸東流。
當個人偏離自己的方向時,由個人組成的團隊一樣會因此失去動力和方向,尤其作為核心的個人。
我還有一個朋友,叫盧裡奇菲爾德博士,他是加州的一位心理治療師以及團隊修復師。
“當團隊沒有目標,或者領導者沒有明確定義的目標時,團隊就會破裂。”
博士深信不疑地說,“目標必須根深蒂固,否則人們就會在這個真正需要合作的系統中,開始像個獨立的部件那樣運作,這無疑會導致分裂。”
19931995年,邁阿密熱火擁有著一致的目標,總冠軍,我們同心協力,攀登到了最高峰。
然而,從1996年開始,我們的核心領導逐步崩塌,團隊走向破裂,我們不再擁有明確的目標。
同一年桑尼甘復出,在此之前他已經拿了7個總冠軍,他一直令人感到驚訝,究竟是如何維持領導力的。
開拓者怎樣一直保持對冠軍和勝利的專注,這是我很多年來始終在研究的問題。
有一點可以肯定,他一定是堅定不移的,是最為堅強,最難以撼動的核心。
他是最不容易改變的人。】
————1998年出版,帕特萊利撰寫《紐約時報》暢銷書籍《The Winner Within》,節選。
時間眨眼到了7月,甘國陽度過了忍飢挨餓的一週。
他並非完全不吃東西,而是將食量控制在一個能較快速度燃脂的限度。
在專業團隊的指導下,一週多時間裡,他減掉了十幾將近二十磅的重量。
他的臉從之前的圓墩墩,有點雙下巴,變得刀削一般陡峭。
眼睛從之前的略顯溫和,變得鋒利含光(其實是餓急眼了)。
肩膀背部變薄,可以穿上之前定製的寬肩西服,不用再重新做一套。
肚子變小,不再顯得臃腫,曾經強壯完美的身材形態回來了。
當甘國陽穿上全套行頭站在鏡子前,手裡拿著籃球看著自己,他覺得自己回來了。
然而甘國陽自己心裡清楚,他還沒有完全回來,暫時回來的只是外形。
他的力量,彈跳,反應速度,賽場感覺,對勝利的渴望程度,還處在待啟動狀態。
長舒一口氣,先把表面工作做好,搞定這個新聞釋出會再說吧。
距離甘國陽復出新聞釋出會還有一個小時的時間,此刻他在玫瑰花園球館的更衣室裡坐著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