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毅找到了隆慶,在數年之前,提到京營改革的時候,唐毅就建議組建一支只屬於皇家的僱傭騎兵,效仿馬木留克,其中的首領指揮都要閹割,防止他們被三親六故所累,影響對皇室的忠誠。
經過幾年的籌備,這支僱傭兵已經初步建立,總計有一萬三千人,其中騎兵八千,步兵五千,一律裝備天馬,胸甲,配屬彎刀,長槍,火銃,武裝到了牙齒,戰力不凡。
唐毅也建議過,宮中的太監也要從蠻夷和戰俘裡面出,正好這一支京營就能作為示範,
既然隆慶提到了漢武帝的典故,唐毅也表明自己只當三任首輔,絕不戀棧不去,就索性讓隆慶更放心,把兵權也交給他。
隆慶選在西苑見了唐毅,漫步在山水樓臺之間,隆慶的心情非常不錯,步子很輕快,邊走邊說道:“師傅,有什麼事情,您只管替朕處理了就是,朕信得過先生。”
“恩自上出,臣怎麼好擅權。”唐毅笑道:“更何況京營的事情是臣幾年前就答應陛下的,結果這幾年光顧著內政,也沒有向外面打仗,弄到的奴隸俘虜數量有限。不過陛下放心,未來一兩年之內,臣就準備集中兵力,無論如何打垮西班牙,拿下安南,然後直取馬六甲。以此為基地,向西出兵,攻擊印度!”
唐毅呵呵笑道:“陛下,印度可是個好地方,那裡水美土肥,人口眾多,要是能拿下印度,我們的耕地就增加兩倍。而且還多了幾千萬的奴隸,有他們奉養,大明百姓就不用這麼辛苦了。”
說起來三哥也夠倒黴的,西洋人盯著他們,唐毅更是虎視眈眈,誰讓他們最沒有反抗精神,派幾千個文官就能管理,都不用駐多少人馬,典型的皮薄餡大,十足的肉包子,不吃他們,都對不起老天爺!
當然了三哥不懂反抗,卻是最好計程車兵,只要給他們配屬差不多的軍官,就能所向睥睨,曾經某個無恥的大胖子就宣稱不流乾印度的最後一滴血,大英帝國決不投降!
以三哥的秉性,讓他們割一刀,伺候皇帝,應該沒什麼問題。唯一值得擔憂的就是他們長得不怎麼樣,要是嚇著人就不好了。
“印度?是不是天竺,三藏法師取經的地方?”
隆慶對什麼京營啊,殖民啊,一點興趣沒有,反而十分想知道印度的佛法。
“唐師傅,眼下印度還有高僧嗎?能不能請來佛骨舍利?”
唐毅不想打擾隆慶的心情,可是也不能撒謊。
“佛門在印度早就衰敗了,信眾幾乎消失殆盡,眼下印度信奉的是印度教,有三大主神,溼婆,大梵天,毗溼奴。”
“大梵天?佛經裡面好像有這個,是佛門的護法。”
唐毅點頭,“不只是大梵天,溼婆在佛經之中叫做大自在天,三大主神,都是佛門護法而已,地位很低的。”
“那印度人還信奉他們,簡直糊塗透頂!”隆慶厭惡道:“果然是蠻夷之地,虧他們的先人能寫出妙不可言的經典,後世子孫如此不堪,匪夷所思,匪夷所思!”
隆慶連連搖頭,唐毅卻越發皺眉。
“陛下,聽您的口氣,似乎對佛法興趣不小啊?”
“是啊,朕這段時間想通了很多事情,凡事因果迴圈,朕好色無度,結果身邊最親近的人背叛了朕。屈指算來,朕登基六年,無有什麼建樹,全靠著師傅們治理天下,朕無才無能,倒不如安心修持佛法,把事情都交給師傅們處理,保證能比朕做得好。”
“陛下,您可是天子啊,是大明萬民之主,口含天憲,大明的家還是您來當,臣懇請陛下,把這話收回去!”唐毅惶恐道。
隆慶呵呵一笑,“師傅,這事朕恐怕不能答應你,南巡的時候,朕也私下裡看了一些東南的報紙,上面說的很好,虛君實相,皇帝不碰政務,就永遠不會錯,也就能永遠當下去,世世代代。至於治理國家,還是要選賢舉能。唐師傅,高師傅,還有其餘的大臣,都是當世賢者,有你們操持天下,朕放心得很!”
唐毅真的嚇住了,隆慶這是要試探自己啊,還是真情流露,他不會是真的開悟了吧?
“師傅,朕準備等身體再好一點,就去五臺山轉轉,拜拜文殊菩薩的道場,說不定能沾染一點大智慧,朕就不用整天犯愁了。”
隆慶沒心沒肺笑著,唐毅卻心驚肉跳,他實在是吃不準,皇帝陛下這是什麼路數啊?匆匆離開西苑,唐毅立刻讓人調查,尤其是海雲和尚,更是從頭到尾,查了一個底兒掉!
只是查來查去,也沒有什麼值得懷疑的東西,他從小出家,當了一輩子和尚,因為給宮裡做法事,被隆慶留在身邊,一切都是普普通通。
“大和尚,本閣不想聽你說什麼禪語機鋒,也沒有那個心情。你在陛下身邊,有什麼打算嗎?”
海雲連忙施禮,“元輔大人,和尚能有什麼打算?”
“那你為何給陛下送去丹藥,讓陛下服用?”
海雲大呼道:“冤枉,真的冤枉啊,是陛下詢問老僧,老僧沒有辦法,才給了陛下丹藥的。”
“好大膽子!陛下龍體至關重要,你竟然敢給陛下隨便吃東西,你是何居心?”
海雲的臉更苦了,“元輔明鑑,老僧只給陛下了吃了些白薯糖稀,要是這玩意有毒,老僧也無話可說。”
唐毅早就讓人查過了,海雲這傢伙用火盆烤白薯,流出來的糖稀收集起來,加點茶葉末、麵粉,就搓成了藥丸子,當成靈丹妙藥給隆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