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搖搖頭,“怕是不成了,她一直體弱多病,又被流言所傷,井水寒冷,太醫說傷了肺臟,咳嗽帶血,朕,朕看她的這一會兒,就吐了兩次血,只怕撐不了幾天了!”
說到這裡,隆慶痛哭流涕,唐毅深吸口氣,同樣臉色不好看。
假如皇后真的死了,那可不是小事情,後宮的事情多半是查不下去了。
果然隆慶嘆口氣,“梓童她和朕說,天下女子,有誰能貴為皇后,母儀天下,她已經別無所求,佛經上說,臨死前七日,唸誦阿彌陀佛,心心迴向,至心向善,死的時候,就能到西方佛國,轉生八寶池。她從明日開始,就要一心念佛。只是顧念和朕的夫妻情分,才和朕說幾句心裡話。”
隆慶停頓一下,陳皇后蠟黃的面孔,在眼前浮現,好像無數的針,刺痛了心尖兒。眼睜睜看著她死去,自己卻一點辦法都沒有,心都碎了!
“唉,梓童她和朕說,先帝因為壬寅宮變,避居西苑,結果落下了千古笑柄。宮外民間,編排先帝的話本,不計其數,這一次宮中鬧出的亂子,絲毫不比先帝的時候小,朕若是也避居西苑,只怕皇家顏面也會蕩然無存。自古以來,後宮多事,只是歷代君王都知道家醜不可外揚,更不能讓外臣徹查後宮,到時候天下大亂,受損的還是皇家……”
最後這幾句體己話,顯然不能對外人說,哪知道隆慶竹筒倒豆子,都給講了出來。
“唐師傅,朕此時心亂如麻,已經沒了主意,朕到底該如何處置?”
唐毅太瞭解隆慶了,他能說這話,就代表著內心已經動搖了。
“陛下,臣斗膽請問,您甘心嗎?”
這句話戳中了隆慶的要害,他能咽得下去這口氣嗎?
陳皇后唸佛吃齋的一個人,誰背叛隆慶,她也不會,如今卻逼得陳皇后以死明志,顯然是有人在背後佈局使壞。
都怪自己軟弱無能,被人家拿住了短處,往死裡欺負。
給自己戴了綠帽子還不罷休,竟然以皇家的臉面,陳皇后的一條命逼自己認輸,吞下苦果。正所謂龍有逆鱗,觸之必死。
隆慶雖然很面,很弱,很衰,很無能……但好歹他是一條龍,要牙齒有利爪的龍,哪能就這麼認輸!
“若是沒有此事,朕還在猶豫,心存僥倖,以為是朕錯了。可此事正好讓朕看清了他們的猙獰可怕!簡直不把朕放在眼裡,太子,朕一定要廢!”
隆慶攥緊了拳頭,用力錘擊龍床,盛怒之下,又咳嗽起來,好半天才恢復了一絲精神,隆慶又苦笑了一聲,“唐師傅,您看朕這個身體,只怕是撐不住了,朕有心也是無力,被人家吃得死死的,朕真是沒用啊!”
“陛下切莫如此。”唐毅越發不好受,“陛下,李時珍不日就能進京,他的醫術通神,自然能治癒龍體,至於其他的事情,您不必多想,左右三四個月的時間,焦美人就要生產,這段時間,按兵不動,靜等結果就是了。”
“沒錯。”隆慶又恢復了精神,“師傅說得對,朕請太醫看過了,他們都說焦美人懷的是兒子,只要等皇兒落生,朕就立刻廢太子,咳咳。”隆慶掙扎著坐起來,拉著唐毅的手,激動道:“師傅,朕只怕撐不了多久,驟然廢立,勢必輿情滔滔,到時候全靠著師傅看護皇兒,輔佐大明江山,朱載垕求你了!”
……
從乾清宮出來,唐毅越發憂心忡忡,隆慶的病說穿了就是酒色過度,精氣神被掏空了,這種病最忌諱的就是大喜大悲,大起大落。
當初南巡的時候,一路遊山玩水,調理身心,隆慶已經好了很多,可是驟然突變,急匆匆趕回京城,又是怒,又是累,悲憤,失望,痛苦,憤恨,所有負面情緒糾纏,白天發火,夜不能寐,身體嚴重受創,只剩下一股虛火頂著,結果陳皇后投井,把隆慶的這點虛火都打沒了。
龍體已經到了風雨飄搖的時候,對隆慶來說,他現在唯一要等待的就是焦美人肚子裡的孩子,若是連這點指望念想都沒有,只怕賓天之日就不遠了。
唐毅急匆匆叫來陸繹,讓他全力保護好焦美人,萬萬不能出一點差錯。
時間流逝,七天之期轉眼過去了,陳皇后果然死去,身邊的人都拼命攔著,不許隆慶去看,可是近二十年的結髮之情,隆慶哪裡能不聞不問。他強撐著病體,去看望陳皇后,趴在屍體上痛哭失聲,當場就昏倒了,太監們七手八腳,把皇帝抬回了乾清宮。當夜唐毅和高拱兩位閣老就一起入宮,親自坐鎮。
所幸當天晚上李時珍趕到了,神醫妙手,保住了隆慶的性命。
雖然皇帝僥倖沒死,可是訊息卻不可抑制地傳開了,京城上下,所有人都知道隆慶的時間不多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