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我要做首輔 > 第749章 馬政和小站稻

第749章 馬政和小站稻 (第1/2頁)

推薦閱讀: 林青記事

認識了唐毅十幾年,琉瑩總覺得這個人身上有著強烈的魔力,總是看不清他的底兒有多深,還有多少隱藏的本事!

剛剛寫成了三本著作,琉瑩是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唐毅竟然從一個學者,變成了養馬的行家。

這兩個職業差距也太大了吧?

看著琉瑩吃驚,唐毅的虛榮心也得到了不小滿足,不無得意,向著琉瑩介紹他的養馬經……

作為冷兵器時代的王者,騎兵就是無敵的象徵。一旦茫茫的草原,出現了一位雄主,能組織起十萬鐵騎,就表示無數國家要被滅亡,無數民族要湮滅在歷史的汪洋。

上帝之鞭所及之處,土崩瓦解,灰飛煙滅!

從古而今,農耕民族面對著遊牧民族的騎兵,往往是束手無策,除了強漢盛唐,鮮有戰勝的記錄。

宋朝擁有最發達的經濟,就是因為失去了馬場,沒法組織騎兵,一直被動挨打,就連小小的西夏都能騎在宋朝的脖子上。

明朝或許比宋朝好一些,只是自從失去了河套之後,只剩下遼東一地,每年只能透過貿易,拿到幾千匹可憐兮兮的戰馬,而且公馬還都捱了一刀,沒法繁殖後代,騎了十年,也就廢了。

另外養馬比養人更貴,一匹戰馬的消耗頂得上三個兵丁,連人都養不起,又如何養得了強大的騎兵?

九邊各鎮的將領,都把數量有限的戰馬配給了家丁,其他士兵只能靠著一雙腳板兒了。唯有馬芳的部下戰馬充足,不過那是人家用命換來的,每年十幾次,幾十次殺進草原,砍腦袋立戰功都是次要的,戰馬才是關鍵。

靠著繳獲,馬芳維持了他的不敗神話。只是馬芳的經驗沒法複製,多數大明的將領既不敢和俺答正面抗衡,也不會養馬練兵。

獲得戰馬有多難?哪怕如同琉瑩一般的軍事白痴,也不相信能弄出幾十萬的騎兵。

開什麼玩笑,幾十萬騎兵,就要保有上百匹戰馬。大明雖然土地廣闊,可還是找不出這麼大的馬場,而且養馬要精飼料,朝廷拿得出銀子嗎?

就拿專門養馬的機構,苑馬寺來說,一年的經費只有三十萬兩,扣除人員花費,能用在戰馬身上的,只有十萬兩出頭,能幹多少事情,可想而知。

養馬百萬,那是漢唐才有的魄力,大明可沒有那個能力,養那麼多的戰馬,只會拖垮財政,一點都不現實……

“按照以往的思路,的確沒法養那麼多的戰馬,不過我想出了新的主意。”唐毅笑著指了指周圍的山地。

“我準備在山上種滿蘋果樹!”

蘋果不算稀奇,從漢代開始,就有了文字記載,只不過後世常吃的脆蘋果是清末從海外引種的。琉瑩只是覺得有點方,剛剛還說戰馬,怎麼轉眼扯到了蘋果,有什麼聯絡嗎?

“自然是有關係了,山上種滿蘋果之後,把馬放養在山中,馬就會以地上的雜草為食,幫著果樹除草,而且馬糞還能作為肥料,讓蘋果樹長得更好。”

唐毅丟擲了種養殖結合的思路,把養馬和種蘋果結合起來,絕對是好處多得無法想象。

首先京城和天津人口眾多,市場巨大,種植蘋果,絕對不會賠錢,相反還有很大賺頭兒。利用果園養殖馬匹,馬兒以雜草為食,既幫著人馬除草,又能減少飼料消耗。

而且果園十分廣闊,讓馬匹在果園之中,馳騁覓食,絕對要比圈養強壯很多。

唐毅估算過,在果園養殖馬匹,無非是冬季要消耗一些草料,一匹馬花費也就不到三兩銀子,而馬匹帶來的果園增收,以及減少的人工開支,可以使得消耗壓低到二兩銀子,假設養殖三年,耗費草料六兩銀子,一匹好馬,在京城至少能賣十五兩,淨賺九兩銀子,如果再算上蘋果的收入。絕對比單純種植蘋果,要高出一兩倍以上。

最新小說: 極品暴君 問尋 醫妃帶崽跑:殘王被氣得站起來了 宏武王朝 三國:開局被曹操三顧茅廬請出山 大隋軟飯王 漢匠 重生:人在王朝,開局種田致富 三國:做臥底,被董卓偷聽心聲 言君輕 王爺她拿了女帝劇本 我要做明君 神話再臨之天神曦 穿成小奶團,公主她被團寵了! 大梁發家史 回到明末建基地 浮世慕長安 搬空仇人庫房,醫妃挺孕肚去流放 思謀安天下 穿成首輔家的炮灰下堂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