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他們是可以戰勝的,哪還有什麼可怕的!
觀望之中的世家商賈紛紛行動起來,從四面八方,湧向了泉州,連年夜飯都不吃了。這一次唐毅也露出了兇悍的一面,他下令戚繼光,負責各處的安全,誰還敢阻撓交通,暗中使壞,他就讓這些人付出血的代價!
從大年初一開始,泉州城就像是一口大鍋,不斷有四面八方的柴火加進來,水是越燒越旺,越來越沸騰。
客棧都住滿了南腔北調人,大量海外商人也紛紛趕來,市舶司和總商會不得不租用民房,安頓這些人員。
除了商人之外,陸續的大宗物資也運到了泉州。
大航海以來,中國有三大拳頭產品,絲綢、瓷器、絲綢,論起絲綢,最好的就要數蘇州和浙江等地,正是唐毅的大本營,不客氣說,唐毅想要多少,他們寧可不給嘉靖,也要給唐毅。
至於瓷器,那就要數嚴閣老的故鄉江西了,江西由於不臨海,所產的瓷器多數都就近運到福建,透過海商之手,賣到西洋。
一百兩銀子的利潤,差不多有七十兩要流到海商的手裡,江西的商人是苦不堪言。哪怕有嚴閣老,對於東南也是一籌莫展。如今聽說唐毅開海,他們早早就把貨物運到了福建境內,默默準備著。
之所以沒出手,就是擔心嚴閣老都不成,唐狀元能行嗎?
就在大家疑惑的時候,唐毅給了他們一個肯定的答案:行!
不用多說,這些商人都蜂擁而至,全都奔向了泉州。
茶葉嗎,福建就是主要產區,鐵觀音天下馳名,而且鐵觀音茶香濃烈,正好適合應付西洋的土包子。
唐毅盤算過,第一年的茶葉最多能出售五百萬斤,他把六成的份額留給了福建,另外四成由浙江、南直隸、四川、雲南等地分。
對於這個配額,福建的茶商是拍手稱快,對唐毅豎起了大拇指,別看這位知府大人是蘇州人,可一點沒有偏袒家鄉,做事公平,讓人佩服。
南來北往的商人,如同雲彩一般,匯聚到泉州,唐毅作為主人,從正月初四開始,就陸續接待各地的商人。
和大家想的一點不一樣,唐毅絲毫沒有官架子,更沒有大學問家的派頭,和大傢伙聊得都是生意經。
“我****物產豐饒,無所不有,為海外蠻夷所垂涎,可是呢,如何把好東西賣出好價錢,你們心裡要有數,大家不能一窩蜂,你賣茶葉,我也賣茶葉,你一兩銀子,我就八錢,惡性價格競爭,只會讓蠻夷佔便宜,咱們丟不起那個人!”
唐毅喝了口水,繼續說道:“所以各行業,各省份,都要組織商會,內部份額如何分配,市舶司會拿出方案,然後大傢伙共同商議,如何用最少的貨物,賣出最多的銀子,咱們都要好好動腦筋。這是對外的,對內呢,市舶司是開放的,簡單說就是沒有私相授受,你們只要資格夠了,東西夠好,就能拿了貿易,不存在什麼特許某些家族的情況,大家都有機會。”
“既然都有機會,同樣的,大傢伙也都有衣物,不管什麼人來買賣商品,都必須一體納稅,十成抽一。我知道,大明曆來商稅很低,我抽得在這麼高,你們都會不高興,可是沒關係,我會讓你們知道這個稅抽得值!市舶銀首先是上繳朝廷一部分,自用的部分主要是整修道路碼頭,拓寬航道,維持市舶司運轉。最重要的是這筆錢要用來組建護航船隊,保證海外貿易安全,還有要建立市舶司學堂,招收年輕人,培訓他們能寫會算,幫著你們處理生意。總而言之,市舶銀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是替你們做那些你們沒法處理的事情。”
唐毅說到這裡,又沉默了一會兒,語重心長說道:“你們之中,或許有人接觸過西洋商人,或許有人沒有,他們都是撮爾小國,憑什麼遠涉重洋,到大明做生意?是靠著他們單打獨鬥嗎?是靠著某些強悍的家族嗎?都不是,他們依靠的是國家的力量,不但有軍隊支援他們,甚至還派出洋和尚,去騙那些土著皈依,協助搶佔殖民地,撈取豐厚的回報。我想你們該明白,憑著自己的力量,是不足以支援海外的貿易的,唯有靠著市舶司的庇護,大家擰成一股繩,才能掌控海洋,掌控財富……”
不得不說,唐毅別的本事不行,畫大餅的能力真不是吹的,經過他的溝通,各地的商人,很快就組織起來,形成一個個商會,統統聽命於通夷總商會。
另外唐毅對西洋商人也沒有放過,自從吃了一頓火鍋之後,西洋的商人對這位年輕的大人非常有好感。
唐毅親自造訪他們,告訴這些人,市舶司作為官方的通商機關,能保證貨真價實,絕對不會以次充好,大明敞開懷抱,歡迎八方客人,希望你們的淘金之路能夠大發財源,將東方的優質商品,販運到西洋,構築東西交流的橋樑……
溝通一直持續到了正月十五,唐毅籌劃著在元宵節,再舉辦一次更大規模的展銷會,在出正月之前,船隊起航,把東西運走。
屈指一算,時間還是非常緊迫。正在唐毅忙活的時候,從京城飛馬趕來一隊欽差,為首的是一個太監,一個錦衣衛,正是司禮監的石公公,和錦衣衛的三太保。
一見面石公公就笑嘻嘻說道:“恭喜狀元郎,皇爺給你賜婚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