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眼下呢,一部分灶戶起來造反了,另一部分灶戶雖然沒有一起跟隨,但是他們在出售食鹽的時候,也有了傾向。
給大鹽商的還是以往的食鹽,混著泥土沙子,而真正優質的食鹽,都落到了王文顯這些人的手裡。
當然,想要好的食鹽可以,加價就是了。
可一旦加了價錢,鹽價又要漲上去?
讓你左右為難,吃不下吐不出,如鯁在喉,別提多難受了。
正是典型的唐氏作風。
王文顯曾經提議,聯合所有灶戶,一起停止供應食鹽。被唐毅給禁止了,一來灶戶太多,沒法形成一個拳頭,二來也不能一下子就把大鹽商給逼上絕路,魚死網破。
唐毅採取了摻沙子的做法,沒有跳出來的灶戶也有自己的算盤。他們不想和大鹽商撕破臉皮,但是同伴們要真是打贏了,他們也能跟著喝湯。
因此這些人順理成章,把好的食鹽給了同伴,充當起了提供彈藥的後勤角色。
真是處心積慮啊!
王履太總算是領教了唐毅的厲害,難怪王崇古他們都對這小子忌憚無比,他下手可真黑啊!
不過你也別太小看了我們,王履太思索了再三,叫手下人,給他備了馬車,直接去找鄢懋卿。
他們足足談了一整夜,從第二天開始,兩淮鹽運司下屬的官方灶戶,開足馬力,全力生產食鹽,供應大鹽商。
鹽運司加入,使得大鹽商手裡多了一張好牌。
至少他們掌握了直接的食鹽供應,但是官方灶戶效率低下,生產出來的食鹽質量不高,和對手競爭起來,還處在劣勢。
無奈,王履太只能從口袋裡掏出大把的銀子,補貼官方灶戶。同時鄢懋卿也不顧一切,強徵民戶,充當灶戶,補充產量。
整個八月份,大鹽商總算是勉強穩住了針腳。
還沒等他們喘口氣,對方又發招了。
這一次唐毅推出了送貨上門的活動,凡是購買五十斤以上者,都可以送貨上門。
另外唐毅還丟擲了另一個殺手鐧,那就是農村市場。
對於很多窮苦的農村來說,連個雜貨鋪子都沒有,缺少什麼,都要到城裡去買,一家人,幾十斤,上百斤的鹽,揹著走幾十裡,一點也不輕鬆。
王文顯等人的手下。別的不多,一個是鹽多,再有就是人多!好些灶戶家裡都有年輕力壯的漢子,無所事事。這回好了。全都負責送鹽吧!
他們每個人都穿著整齊的藍布馬甲,走街串巷,給酒店飯館送鹽上門,還有人趕著馬車,到鄉下送鹽。
什麼叫打蛇七寸。這一招可打到了鹽商的要害,他們能怎麼辦?不跟進,就沒人要你的鹽。跟進了,上哪找這麼多人手啊?
而且過去的兩個月,王文顯這夥人在唐毅的指揮之下,越戰越勇,氣勢越來越足。
原本中立觀望的灶戶也都跟了過去,還有數量驚人的中小鹽商都倒戈了。
這些中小鹽商多數都是依附大鹽商,他們沒有獨立採購食鹽的能力,只有依靠大鹽商。從他們手裡買些食鹽,然後販賣。
價格高的時候還好說,人家吃肉,他們喝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