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前。
洛陽朝堂,董卓大會朝臣,正在商議聯軍之事。
“無垠被逐出鼠輩會盟?哈哈哈,何其蠢也。諸君,我欲起大軍討伐山東,蕩平群鼠,諸君以為如何?”董卓郎笑對朝臣說道。
荀攸第一時間站了出來,他深知聯軍不是董卓對手,如果董卓大軍東進,討董聯軍只怕頃刻之間就會潰散。
荀攸說道:“攸常聞,夫政在德,非在眾也,請董公明鑑。”
董卓一聽,雙眼一翻,怒道:“如你所言,我大軍豈非無用?”
荀攸臉上不慌不忙,平靜的回到:“非是如此,只為山東諸人無能,不足加大軍耳。明公出自涼州,年少掌軍,通曉軍事。那袁本初,公卿子弟,長居京師,不通戰陣。張孟卓,空有虛名,並無實才。孔文舉,慣於高談闊論,搬弄是非,乃小人也。餘者碌碌,更無軍旅之能,臨陣決機,遠非明公敵手。”
“山東諸人,憑矯詔舉事,自詡大義加身,實為偷樑換柱,變亂江山者也,天下智者,必心向明公,而惡群賊。且山東承平日久,民不習戰,關西屢遭羌氐襲擾,婦女亦能持弓勁射。而明公擁此虎狼之師,滅群賊可比烈風掃枯葉,誰能御之!”
“賊眾罔顧大義,合眾前來,何也?明公強,關東弱,賊眾驚懼也!故,宵小合力,妄圖死中求活,螻蟻抱團,只為苟且偷生。若明公以強擊弱,則賊兵必合力死戰。不若固守京畿,坐擁天下。以某度之,關東群賊,絕非同心同德,同進同退者也,稍假時日,其軍自亂。夫不戰而屈,乃兵家上策。若明公,無事發兵以驚天下,平白自損威望耳。”
荀攸這番話有真有假,一般人聽不出來,但是董卓麾下也有不一般的人。
董卓聽後,面帶笑意,剛要說話,下面的李儒,突然站了出來,說:“此人所言不實,明公可斬其首級,以安天下。”
李儒頓了頓又說:“明公須知,巴蛇身小,尚有吞象之心,螻蟻雖弱,怎知無意翻天?關東群賊,合眾前來,貪名圖利,旨在當今,只因二袁未至,無人領袖,方有這等豺犬之爭。兵法有云,當貴神速,酸棗群賊,心不齊力不合,正是用兵良機,當速發雷霆,以泰山壓頂之勢,一舉剿除亂賊,靖平天下!荀攸所言,不戰而屈,乃是養虎貽害,實為後患無窮。”
“關東賊寇,所多有庸碌,然烏程侯孫堅,勇烈無雙,驍騎校曹操,謀略過人,若放任不管,必成大患。再有袁氏二子,各自用兵十萬,絕非易與之輩。”
聽到這裡,董卓的目光轉向了,袁隗袁基那裡,心中有些鬱悶。“那袁逢老兒,竟壽終正寢了,當真是便宜他了。”
前段時間袁逢突然死了,袁隗袁基現在還帶著孝,這二人發覺了董卓的目光,頭放的更低了。
李儒再次補充道:“還有那右將軍長天!此人雖是異人,卻坐擁強兵,心存王霸!實乃董公之大敵也!豈能視其坐大。若等二袁齊聚酸棗,賊兵軍勢大增,再想剿之則難矣。請明公即刻派大軍,夷滅亂黨,天下可安。”
李儒的一番話之後,荀攸並沒有反駁,而是回到佇列裡,不再發言,在這裡他的官職卑微,話語權不多,董卓只不過是喜歡,有人為他出謀劃策的感覺罷了,不會偏聽自己的。
董卓看了看不再言語的荀攸,又看了看李儒,於是沉聲說道:“著令胡軫率兵五萬,突襲酸棗大營。”
“末將領命!”
在孫堅手裡吃了敗仗的胡軫,興高采烈的下去了。胡軫此人向來立功心切,而且十分惡劣,在河內時,他擊敗了王匡,還嫌功勞不夠,直接屠了一個數千人的鎮子,不管男女全部殺了,回到洛陽,只說這些人是反賊,這人品性,由此可見一斑。
“散了吧,老夫累了。”胡軫下去之後,董卓揮了揮手,返回了宮內。
“無垠啊,老夫等著你來。”董卓想到這裡,面帶笑意。
遠在長安以西的隴關。
董卓為了抵禦馬騰韓遂的兵馬,一直派女婿牛輔領軍鎮守在這裡。
“先生,你覺得,馬騰韓遂會來麼?”牛輔對邊上的賈詡說道。
“會,馬騰韓遂志在招安,必然會來此地,大展兵勢,逼朝廷下旨。”賈詡點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