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時分,史天澤一直退到鄧州城與南陽府城之間,李瑕不敢再追。
“報!大帥,已探到張珏主力在鄧州以西的趙集紮營。”
“有多少人?”
“觀陣勢,至少有兩萬餘人。”
史天澤面容冷峻,道:“繼續探。”
“是。”
“報,大帥,南陽府城傳來訊息,圍攻南陽的宋軍探知大帥返回,已退兵,去與張珏部匯合了……”
“張珏?”
史天澤自語一聲,沉思起來。
今日正與李瑕交戰,因看李瑕那兩千騎兵一往無前的氣勢,他早便懷疑對方有援兵。
果然,才接戰,探馬便稟報北面有宋軍援兵來了,且還有宋軍在攻打南陽府城。
當時為穩妥起見,下令暫退,這沒什麼不對的……他打仗從來穩當。
為侄子報仇雖重要,但若是在南陽深陷於與數萬宋軍的戰事,不能去山東平叛,便成了抗旨……
但最後,張珏的兵馬卻有種“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架勢。
關中的宋軍主力從武關道南下了?
攻下南陽,便可北上開封,還可以支援李瑕。
真的?假的?
看來似乎是疑兵,又像是故意如此,要他史天澤輕敵冒進。
打探明白之前還不好下定論……
史天澤想著想著,突然罵了一句。
“豎子該死!”
李瑕與他不同,李瑕是全權調動川陝所有的兵力,決定戰略遠比他快,也遠比他靈活。
到最後,他招過心腹,下令道:“以最快速度傳信往洛陽、解州,問問董文炳、阿合馬,關中主力到底還在不在……”
~~
洛陽。
董文炳對著地圖看了很久,同時聽著幕僚們分析局勢。
“如我們一開始所料,李璮一叛亂,李瑕果然出兵配合。但沒料到的是,李瑕不是出兵河洛,而是南陽,南陽諸城毫無防備,竟真讓他擊殺了史權,激怒了史帥。”
“史帥怒而興兵,不智啊。”
“確實不智。”
“相比而言,李瑕用兵太靈活了,進退自如,狡捷如狐。”
“今日探馬得到訊息,張珏領著兩萬餘兵馬悄悄往商州,但不知真偽。”
“倘若史帥遭李瑕、張珏圍攻於南陽,河南局勢大壞矣。”
“若是疑兵又如何?”
“簡單,讓劉整一探便知。”
“現在渡黃河?可李璮還未滅……”
“然而南陽之戰已打到這個地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