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華皇的統計局在歐洲的網路相當密佈,情報工作做的非常細緻,華皇知道,羅馬尼亞王國有自己的海軍,只是只有幾條岸防巡洋艦,還是輕型巡洋艦,連華國的海軍都比不上。
不過,既然人家邀請了,華皇也不便不給面子,笑著答應了。
在18世紀中,巡防艦是一種卓越的巡洋艦種。巡防艦是一種既小、又快、長距離、輕武裝(單層炮甲板)的戰艦,主要用來偵查,運送信件,破壞敵方貿易線等等。
另一種主要的的巡洋艦種是單軌縱帆船,不過其他各色各樣的船隻也被當作巡洋艦使用。
在19世紀,各國海軍開始使用蒸汽動力戰艦,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時,開始出現實驗性的蒸汽巡防艦和單軌縱帆船。
在五十年代中期,英國和美國海軍開始製造擁有很長的船體和重炮的蒸汽巡防艦。
在1860年代,鐵甲艦登上戰爭舞臺。
但是羅馬尼亞王國這種小國,尤其沒有多少海岸線的國家,想在海上稱雄,是不太實際的。
法國人以1865年下水Belliqueuse號為起點,建造了許多較小型鐵甲艦來執行遠海巡洋任務。
這些“車站鐵甲艦”是裝甲巡洋艦發展的開端——一種為了快速、獨立、搜捕和巡邏的傳統巡洋艦任務而生的鐵甲艦。
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裝甲巡洋艦是俄羅斯的GeneralAdmiral號,在1874年完工。
英國的HMS Shannon號在數年後服役。
長時期裡巡洋艦彌補了非常輕型的船隻如魚雷艇與戰列艦之間這個空檔。
巡洋艦足以抵擋小型船隻的進攻,它們太慢和需要太多的燃料(尤其是在使用蒸汽輪機後),使它們在遠距離作戰時非常依賴補給艦隊。
19世紀的大多數時間裡和20世紀初巡洋艦是一支艦隊的遠端威懾武器,而戰列艦則待在基地附近。
巡洋艦最主要的作用在於襲擊敵人的商隊。
巡洋艦在設計的時候就非常注重速度:它們瘦長、流水線的船體尤其利於高速航行。為了減少流體漩渦它們的船首和船尾均逐漸變細。
在1880年至1910年期間各國還建造了許多小得多的防護巡洋艦。
由於它們的裝甲很少,沒有側舷裝甲,而是在甲板內設有弓型的水平裝甲。
同時,巡洋艦也被編入主力艦隊作為偵查和巡邏用途。
隨著戰列艦的不斷增大,巡洋艦的排水量也不斷增大。風帆被蒸汽機代替後出現了裝甲巡洋艦,實際上它們是比較小的、快速的戰列艦。
19世紀末戰艦的發展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於數年後下水的巡洋艦就已經超過了此前的戰列艦。
美國的白色艦隊在下水幾年後就已經過時了。在這段時間裡一支艦隊往往包括很老的艦隻,也有很新的艦隻,而新艦往往比老艦大得多。
從這個時候開始人們開始區分輕巡洋艦和重巡洋艦。
“怎麼樣,和羅馬尼亞王國結盟的事情沒有問題吧?”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問道。
萌總裁點頭道:“問題不大,只是,可能要以秘密結盟的方式。”
“剛才跟卡羅爾已經談過了?”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奇道。
“沒有,剛才那麼多人,怎麼談這些具體的細節?我是從他的話中估計出來的。”華皇的心情好了不少,連日來的陰霾,稍微去除了一些,如果所到國家,沒有一個和華國真心交往的話,華皇的這趟歐洲之旅就尷尬了。
華皇倒不是希望找到多強大的幫手,只是希望能夠打入歐洲事物!進入歐洲列強的圈子,讓列強們接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