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個剛出生的長孫,給予了無限的寄託和希望。
李淵重賞了送信之人,即刻寫了回信,讓他返回河東。
過了正旦節,又是新的一年。
鄭觀音也坐完了月子。
觀音婢就在心中尋思,要交出管家之權。
她自小受高秋娘教育,熟習婦德,深諳為婦之道。
世族之家最重長幼有序。
稍有不慎就是僭越,壞了宗法規矩。
竇氏夫人去世之後,鄭觀音作為長子嫡妻,就是名正言順的宗婦。
宗婦順理成章,就要承當掌管中饋之權。
觀音婢作為次子之婦,即使再有能力,將家管得再好,也不該越廚代庖。
否則,就會引起外人的非議,生出不必要的事端來。
觀音婢向李世民說了自己的想法。
李世民對觀音婢的考慮極為贊同。
出了正月,觀音婢就向鄭觀音移交了,內院掌管中饋之權。
她一邊照顧李世民讀書,一邊暗中教幾個奴婢讀書、認字。
並悉心指導她們,做人做事的道理。
覃蘭、侍琴、晴虹、秋縭,還有紫芙、青雁,
這些都是經過千挑萬選,才選出來的奴婢。
她們全是十分聰慧之人,學起東西來也快。
還不到半年,幾個人都已認了上千字。
鄭觀音天生恬靜,不是個好操心管事之人。
她不到十五就嫁到唐國公府。
本想著李淵夫婦春秋正盛。
她掌管中饋,是一二十年以後的事情。
沒想到竇氏夫人早早故去。
鄭觀音小小年紀就要擔起管家之責。
觀音婢堅持要將管家之權移交給鄭觀音。
鄭觀音作為宗婦,不得不將這重擔挑起。
她未嫁之時,本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養尊處優之人。
如今內院之中,大事小事都得操心。
鄭觀音往往顧此失彼,左支右拙。
她整日忙得她焦頭爛額,有些力不從心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