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開始,長孫順德和長孫無傲,便開始到長孫將軍府霹靂堂來練武。
練武的孩子從以前的五個,增加到七個。
再加上觀音婢經常跟長孫晟同來,八個小孩子在一起,就會生出許多故事。
蛇無頭不行,人多了就得有個頭領。
這樣辦起事情來,才會有個主見。
一個人加入一個團體,都會自動在這個團體中,找尋自己的位置。
遇到兩強,或者多強局面的出現,為了確立首領地位,相互之間的爭鬥是再所難免的。
在首領的位置被一致認可之前,爭鬥就會一直繼續下去。
其中的強者,為爭主導地位,就有可能出現拉幫結派的現象,來壯大自己的聲勢。
直至有一個人,核心地位得到毫無爭議地確立。
在長孫順德加入之前,李世民已經在原有的五人中,初步樹立了自己的領導地位。
他才華橫溢,武藝出眾,為人豁達,富有親和力,天生就有領導者的氣質。
而且,他還是觀音婢膜拜的偶像,得到她的鼎力擁戴。
長孫鴻、長孫湛和長孫漸三人,在府中輩份低,又都是庶出。
雖說是不曾自甘輕賤,父輩也都建功立業,出去都是豪門世族子弟,任何人都得高看一眼。
但是,在封建禮教主導的時代,庶出的子孫,在家族中地位還是要低一些。
在豪門世族之家,講究的是嫡庶、輩份。
在嫡庶和輩份都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孩子們的自信心難免會受到影響。
長孫無忌和觀音婢,與長孫鴻三人相比,既是嫡出,又是長輩。
在心理上和社會環境上,長孫鴻三人就甘願接受他們二人的指使。
這是社會現實使然。
接受現實,一切都風平浪靜。
不接受現實,在成長過程中,就會不斷面對無數的挫折與羞辱。
就拿長孫無逸來說,在朝是官居五品的鷹揚郎將。
因為是庶出,在家就得低調做人,不然就會被家族所不容。
他還不能與家族進行抗爭。
因為家族是他的根基,失去了家族,他將會一事無成。
所以說,長孫鴻兄弟三人,只要和長孫無忌和觀音婢在一起,他們三人就會自動處於從屬地位。
長孫無忌是秀外慧中之人,溫文而雅,不願爭強好勝。
觀音婢和四兄長孫無忌不同,從小便有天生的領導才能,很會掌握控制每個人的方法。
雖說她年齡小,長孫鴻兄弟三人卻對她唯命是從。
因些,只要觀音婢支援李世民。
長孫無忌、還有長孫鴻兄弟三人就會跟著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