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公不在勸老朱,他選擇跟上老朱的腳步。
遠處看到這一幕的披麻戴孝的諸位皇子,看到這一幕,都有點傻眼。
“父皇,不能去啊!”
“萬一十七弟,真的大義滅親,你可咋整啊爹!”
“我們不能沒有你啊爹,快回來快回來!”
一群披麻戴孝的皇子,一擁而上。
趁著城樓上還沒開炮,他們把年輕的老朱往後拖。
“都停下!”
老朱平靜發話。
諸位皇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都鬆開了老朱,還不敢走遠。
他們雖然時不時就會看向城樓,擔心朱權轟下來一炮。
可要是他們爹死了,那估計他們也離死不遠了。
朱權能放過他們嘛?
所以,這些披麻戴孝的皇子們,都選擇堅定的站在老朱身旁。
最好是勸老朱離開,別以身犯險。
次一等的,不行就陪著他老人家一起死吧!
看著臉上表情開始變得堅毅的這些兒子們,老朱臉上露出欣慰的表情。
“至少,你們在朕地號召下,選擇勇敢面對,沒把後背留給危險!”
朱元璋覺得,雖然老四不在,雖然朱權站在城樓上,但這時候過庭訓,不也挺好嗎?
所以,老朱揹著手來回踱步,他指向背後城樓。
“那裡站著誰?你們的十七弟,或者十七哥!”
“他是朕的兒子,他是朕選定的繼承人,他會真的轟我們一炮嘛?”
“這就是一場考驗,是考驗你們夠不夠勇敢,能不能擔負起守衛邊疆任務的一次考驗!”
“你們應該也聽說了,權兒想要征服四海,在那之前,他要對整個朝廷體質進行改動。”
“這其中不只是牽扯到文官那邊,內閣、六部九卿以及別的什麼,該合併的合併,該分化的分化,職能和權利、義務都要清晰分明。”
“還包括五軍都督府,以及九塞王戰略,以及勳爵和海疆防衛等。”
“如果你們不夠勇敢,如果你們的才能不足以勝任守疆開土的責任,那你們……哎!”
朱元璋雖然沒有把話說完,但最後那一聲“哎”,聽的晉王朱剛等人,心裡猛地一揪。
那話咋聽著,像是好日子到頭了啊!
“爹,我們不是天朝貴種嘛?”
“是啊爹,我們不是一生下來,就能享受您打下來的天下嘛?”
“為什麼還要幹活,咱們只要防止有人作亂造反,不讓北元把土地搶回去,不就的了嗎?”
“為什麼要聽十七弟的,我們九塞王還要守疆開土!那多累啊……”
一位位披麻戴孝的皇子,七嘴八舌地你一言、我一語,都想讓老朱改變主意。
畢竟他還沒死,朱權現在又回到了寧王府,頂多算個太子。
當家作主的,還是朱元璋。
只要他點頭,只要他同意,一切都還能回到過去。
不用做那麼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