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您剛才說的,解決我們所有不安,這應該至少需要先包括燕王朱棣奉旨造反,以及皇長孫朱允炆與涼國公藍玉造反兩件事吧?”
吏部尚書站了出來,他一開口,聊的都是最棘手的問題。
朱元璋皺眉,回頭看一眼朱權。
【看勞資幹啥?這倆麻煩事,不是你老朱自己哭著喊著,非要你自己解決的嘛?】
【現在看勞資。。。】
【咋的,勞資站出來,幫你解決!】
【特麼的你老朱不覺得自己打自己嘴巴子啊?】
朱權的心聲,提醒了老朱。
沒錯,之前自己再三強調過,燕王朱棣奉旨造反,以及皇長孫朱允炆和涼國公藍玉造反,這倆麻煩事,都咱老朱自己解決。
不僅如此,咱老朱還得幫朱權收了朱棣身邊的馬三寶的心。
哎,自己給自己找的活兒,再苦再累也得幹啊!
老朱探口氣,再看向站出來詢問他的吏部尚書。
“不錯,這兩件事肯定是要解決的!”
“那好,敢問陛下,既然這兩件事都需要解決,那北方的蒙元,以及南方的焦志國,以及咱們東面的棒子國和隔海相望的倭國,這些鄰居可都不是太友善,征服四海前,是不是需要把這些近鄰先……”
不得不說,能當上吏部尚書的人,這腦子就是快!
老朱這時候也反應過來了。
這是想透過列表格的方式,將開海禁前需要解決的事情一一舉例說明。
“你是說,只要朕和權兒完美解決這些問題,開海禁,以及大力發展造船廠,和遠洋貿易的事情,你們就不反對了?”
朱元璋試探著問。
他想摸清楚對方的路數,再做回答。
“不止如此啊陛下!”
吏部尚書呵呵笑著拱拱手:“這些只是兵部、禮部的事情,其實還有工部和戶部的問題。”
“老百姓尚未吃飽,更沒吃好,這時候咱們要開拓海外,會不會有點曲高和寡啊陛下?”
“再加上,我華夏九州地大物博,如今尚未能將老祖宗遺留給咱們的資源用好。”
“突然搶回來更多地盤,一旦消化不好,反而會拖垮中央的啊陛下!”
吏部尚書說話,已經很客氣了。
他沒有直接反駁朱權那具體政策。
就拿擴充科舉,國子監改革這兩件有聯動效果的事情說。
培養人才,選拔人才,再將人才分配到具體崗位上……
這週期最短,也得個一年半載吧?
再加上新人和老人的衝突,以及改革過程中,舊朝廷對新制度的一個本能牴觸。
沒有個五年八年,改革別想奏效。
如果說這些的話,朱權半點麵皮不會有,所以吏部尚書選擇閉嘴,只提一些大原則上的問題。
他有理由相信:老朱不是個糊塗蛋,朱權任性,老朱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