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啊藍玉,你但凡能坐得住冷板凳,也不會招致殺身之禍。】
【不過,藍玉被殺,老朱也有責任。】
【為君者,當教化萬民。藍玉也在‘萬民’的範圍內,你不教化,他學壞,怪得了誰?】
卡拉拉,像是一道閃電劃破黑暗,朱元璋的精神世界微微震顫。
權兒說的對啊!
朕怎麼沒想到這點!
他藍玉不過是一塊有瑕疵的美玉,稍加雕琢,即是大放光彩。
若朕能沉下心磨練他,將他的驕縱氣滿之心磨滅,藍玉不正是朕一直在尋找的護國神將嗎?朱元璋為什麼要出臺九塞王戰略?
他為什麼讓義子沐英去鎮守雲南?
包括老朱在創業階段,用的人都是徐達、朱文正、湯和……這些。
他們不是他老鄉就是他親戚,或者是他吧兄弟。
甚至加上他“片帆不得下海”的政策。
種種跡象表明:朱元璋的思維是小農吉安的思想,缺乏安全感。
只有自己人他才信得過,
只有熟悉的才是靠譜的。
在這樣的思維習慣下,當藍玉因為潑天功勞心態膨脹、驕縱恣意的時候,朱元璋就害怕了。
因為藍玉不再是他以往熟知的那個藍玉了。
不熟知就意味著不靠譜。
接著就是缺乏信任而有的懷疑,最終因為沒有安全感,殺掉藍玉就成了老朱必然的選擇。
而現在,經朱權心聲提醒,朱元璋意識到不全是藍玉的問題,他這個身為君父的也有責任。
小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
不能直接殺了啊!
在這一嶄新的認識下,朱元璋面對藍玉上前表功的行為,不僅不覺得反感,反而有些看自家傻兒子的溺愛。
“朕沒事,你做的很好,武義又有精進。”
朱元璋拍了拍藍玉的肩膀,眼神柔和、滿臉慈祥。
聽他那語氣,甚至還有勉勵、認可的意思。
藍玉給整懵逼了。。。
皇上這是咋了?
皇上怎麼突然對我露出了這個表情。
皇上那笑容,看上去和煦溫暖,可我這心裡,咋就七上八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