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樣一位朝中大員的擠兌,道衍和尚很多時候只能選擇忍讓、避退。
於是乎,他的表現也就自然而然顯得笨拙。
“臣覺得蔣大仁說的是。”
“嗯,走吧……一起進去瞧瞧。”
朱元璋多看了蔣瓛一眼,對他的心思一清二楚,對他的小動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是幹髒活累活的人,小人點挺好的。
朱元璋又扭頭看了眼道衍和尚,覺得這貨確如權兒所說,實力不濟,尚未達到究極體。
臉不夠厚,心不夠黑啊!
要是朕,蔣瓛現在早不是錦衣衛指揮使了。
甚至再狠辣果決點,蔣瓛腦袋早就搬家了。
哎……道衍和尚還是太嫩了點啊!
朱元璋搖著頭,抬腳步入軍器局。
今天來軍器局,就是想看火銃造的怎麼樣了。
“陛下……”
一位軍器局負責人,應該被稱做大使的中年官員走了出來。
見到朱元璋,遠遠地就撲通一聲跪了下來。
在大明朝,工匠雖無商籍那麼低賤,卻也不是啥高貴職業。
特別是見了朱元璋,這位從九品大使,心啊肝啊的都是顫的。
“起來吧……火銃造的怎麼樣了?”
朱元璋虛扶一把,張目四顧。
大使身後呼呼啦啦跪了一片,瞧他們一個個五大三粗的,應該都是軍器局的匠人。
“稟、稟陛下,臣……臣有罪,尚未……尚未造出可堪一用的火銃。”
軍器局大使連連叩首,臉色發白,感覺世界末日快到了。
他身後一眾匠人,一個個也都面無血色,傻傻瞪著一雙雙銅鈴大的眼,不知道該咋辦。
按照規矩,陛下吩咐下來的事情做不好,可不就該死嘛?
然而,朱元璋很清楚,他們之所以造不出來,全因為朱權那臭小子沒將相應的冶金技術資料送來。
“寧王殿下可曾來過?”
“不……不曾見過寧王。”
面對朱元璋俯視來問,軍器局大使誠實回答。
果然是這樣。
朱元璋頷首,扭頭就走。
沒有那小子源自未來的冶金技術,累死軍器局的匠人也別想造出來火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