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Don't you&ne”
“Sorry”
一聲聲低落的英文歌詞響起,彷彿在敘述著某件讓人傷痛的回憶。
簡單的配樂發出一道道悲涼的音符,彷彿有一種催人淚下的感覺。
這一次,心中有些蹉跎的黎夢舒突然間發覺,身邊這個男人的狀態此刻很恰到,很傷懷,很蕭瑟,就好像從開始演唱後,整個人瞬間全身心的融入進了演唱之中。
這種狀態,黎夢舒都在懷疑,下一刻張遠會不會哭出來!
同時說實話,自己也可以辦到,或許很多歌手都可以,但前提是必須先演唱類似的歌曲兩三首,這才能逐漸融入進狀態之中,哪像張遠,剛剛的歌曲與現在完全風格迥異啊,入戲太快,令他瞠目結舌!
音樂聲,音律開始逐漸緊湊,伴奏裡的一道道類似電話,雙方通話留言般的聲音響起。
“那時我放開你的手”
“轉過身只剩了保重”
“你話都沒說”
“卻哭了很久很久”
“我喜歡壞壞的女友”
“我喜歡刺激的感受”
與前面傷懷的英文陳述不同,如今這種對於音樂的表達,更能讓聽到歌曲的人,如身臨其境感受到歌曲中的叛逆、沮喪。
而這種目的很明顯,已經打動了場下的大部分觀眾。
他們從未聽過這種演唱形式,先是用英文獨自述白,而後再用電話留音的形式開唱,完全更加容易被觀眾們接納,代入感強烈。
特別是那種‘我喜歡壞壞的女友,我喜歡刺激的感受,’註定了歌曲的主基調。
此時,張遠附在麥克風前的嘴巴開始張口,眼神變得柔情與回往:
“你消失在無名大街”
“從此就沒有再見面”
“好長的時間”
“再沒有你的來電”
“在後來酒吧的房間”
“舞池裡跳動著音樂”
“熟悉的側臉噢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