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幾年後還存活的諸侯,都是歷朝歷代的梟雄,他們兵多將廣,虎踞一方,越到後面,越難吞併這些諸侯。
“主公在煩惱什麼嗎?有末將可以效勞的地方?”
呂玲綺見張華沉默不言,可以看出張華遇到了難以解決的事情。
張華漫不經心說道:“你打算怎麼效勞?”
呂玲綺挺了挺胸膛:“只要末將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可以!”
呂玲綺想著能夠獲得超過呂布的成就,她已經被封為關內侯,如果想要成為縣侯,還要立下足夠的軍功。
呂玲綺已經有些迫不及待,畢竟時不我待啊。
“那你幫我暖……不,令鐵鷹斥候,送一封信回去長安。”
張華想到花木蘭的孩兒也快要出生了。
這可是一件大事。
因為天下諸侯眾多,張華也沒有信心儘快掃平這些諸侯,所以培養一個接班人就很重要了。
如果張華在有生之年還不能幹趴這些諸侯,還能由兒子,兒子的兒子,完成未竟的事業。
“是。”
呂玲綺接過書信,內心突然有一絲羨慕花木蘭。
即使張華遠征關東,也還惦記著花木蘭。
“宋州的趙匡胤、許昌的曹操、陳縣的司馬懿、宛城的高歡……接下來,該拿哪個諸侯開刀?”
張華攤開地形圖,已經在物色下一個受害者。
在大戰中落敗的皇太極、多爾袞、阿濟格、多鐸等皇子,向東邊逃亡。
途中,皇太極與多爾袞就誰能接替努爾哈赤,登上汗位,而產生了爭執。
誰能成為大汗,意味著努爾哈赤留下來的心腹,會為誰效力。
建州女真並沒有嫡長子繼承製的說法,理論上,皇太極、多爾袞、阿濟格、多鐸、代善等人都可以接任努爾哈赤。
這個時候,後金五大臣的態度就很重要了。
努爾哈赤在位時,後金五大臣和八個旗主,都有商議國事的權力。
“四貝勒才德冠世,此時危急,當速繼大位。”
費英東等後金五大臣,在逃亡途中,一致推舉皇太極為新的大汗。
八旗旗主不齊,與努爾哈赤同輩的後金五大臣,擁有空前的話語權。
皇太極拉攏後金五大臣,還有其他貝勒,即使多爾袞、阿濟格、多鐸三兄弟抱團,話語權也不及皇太極和後金五大臣。
“好。”
多爾袞氣急敗壞,咬牙切齒,但他也不敢反對輩分太高的後金五大臣,最終憋了半天,牙齒間只蹦出一個好字。
費英東為皇太極撐腰,但此時費英東在安葬努爾哈赤之後,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大汗,接下來,我們幾萬兵馬,該何去何從?”
皇太極心裡已有決定:“黃河以北是光武帝劉秀的地盤,我們去了那裡,死路一條。不如前往山東,經水路,前往遼東,或許,遼東才是我們的龍興之地。”
“好!”
後金五大臣無不露出興奮的神情,他們有些懷念白雲黑土的遼東大地了。
皇太極神情凝重:“或許,回到遼東,也是一場惡戰,因為那裡可能已經被人佔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