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借動天道之力,天庭,欽天監外加如來佛祖立時知之,只一番邦小國之地,所有神佛都未當回事。
這祭賽國皇宮裡僧人一僧鞋下去,殺了一位國王,這事兒可就大了,一下連玉帝都驚動了。
不等和尚們回去呢,天庭凌霄寶殿裡,玉帝已宣了千里眼順風耳。
聽明是悟空借動天道之力助凡僧報仇伸冤,至此才有弒君之事,孫悟空並未出手,玉帝聽了也是無奈,天道之力,非是至誠之心,最難引動,就是自己以天尊之力出手,也沒幾分把握,此事算起來,孫悟空非但無錯,反是值得嘉獎。
關鍵是這潑猴又弒君了,人間皇帝被他殺了好幾個了,雖是個個有理,身為玉皇大帝,三界至高無上的皇帝,玉帝總感覺這是撼動自家的權威,面上有些過不去,又怎會嘉獎這潑猴!
千里眼報畢,玉帝思慮良久,開金口道:“即是凡僧代天刑罰,此事就此作罷!退下吧!”
————————————
文殊普賢來時,天鼓見了他兩位與悟空的爭執,對這寶塔舍利乃至金光寺有了好奇之心,稍一探看才知,此處竟是自家禪宗信徒,心知孫悟空面子大,就算阿彌陀佛知曉悟空貪墨了舍利,也不會索回,是以並未上報。
這自家信徒當殿弒君可就了不得了,天知曉各方勢力會作何反應,發生這等大事,值守的伽藍天鼓怎敢私自做主,更不敢怠慢,急去朱紫國請觀音菩薩去了。
好在觀音菩薩常駐朱紫國,距離祭賽國甚近,天鼓駕雲,他引著菩薩來時,金光寺的僧人剛回塔下不久。
辰時一刻,悟空自塔上縱身落下,七十三個和尚果然一個不少,卻是因為來去一路飛掠,有撞樹的,有撞牆的,還有撞上人家煙囪上的,有殺人的,個個灰頭土臉,汙痕出處,血跡斑斑。
不待悟空說話,眾僧齊齊跪倒,依次懺悔道:“稟告猴王老爺,小僧有罪,不小心撞倒一棵大樹,樹枝劃傷一位出攤的商販的臉頰,怕是要破相了,請猴王老爺責罰。”
“小僧撞倒民居上的煙囪,不知有未傷人,此去又殺兩個酷吏,已然犯了殺戒,請猴王老爺准許小僧為其修復之後再去面壁。”
“.......”
“小僧以僧鞋擲國王,本是懲戒洩憤之意,不想力大,一下將國王刺殺了,請猴王老爺定罪.....”
悟空探頭細聽了一看,果見這和尚背後一隻腳上僧鞋破了個洞,大母腳趾築地,另一隻腳上並未穿鞋。
其實這一路飛奔,大多僧人把兩隻鞋都跑掉了,如他這般還剩下一隻鞋的還是少數哩。
悟空笑道:“你這和尚倒是好運氣,此去的彩頭倒是被你拔了頭籌!放心,老孫看你面相,似有大機緣加身,非但無罪,反會因此得福。”
悟空說罷含笑看向西方,只聽遠遠傳來聲音,道:“悟空,貧僧來了!”
悟空微微一禮,笑道:“悟空拜見觀音菩薩!未曾遠迎,菩薩恕罪。”
金光寺僧人聞言,就見一端莊美婦人端坐白蓮臺,在一駕雲壯漢護持下飄然而來,觀音盛名傳天下,終見了本尊,僧人們喜不自勝,不住磕頭拜見。
落下蓮臺,觀音起身走下來,笑道:“悟空客氣了,眾信徒免禮,諸位同門代天刑罰,開我極樂之先例,於須彌佛壇有大功,貧僧此來只為嘉獎勉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