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玄奘一行辭別金聖女王,日月輪轉,又到中秋時節,正是:
雲淡天高風細長,
一葉知秋夜初涼,
枝頭輕搖墜碩果,
弦月又向滿月張。
這秋高氣爽好天氣,行路也逍遙,正行間,忽見一條長嶺,蜿蜒綿長,近前後,只見嶺上荒草漫漫,荊棘叢叢,更不見個人跡道路。
行至大路盡頭,玄奘下馬觀看,那荊棘叢生,觸之扎手刺疼,玄奘苦道:“如此荒山野嶺,雖無妖影人跡,卻更難行。”
悟空笑道:“要行也易,唯怕大師心疼哩。”
玄奘大喜道:“傳經事大,若有行法,早到大唐最好,貧僧如何會心疼?”
悟空嬉笑道:“大師可還記得大國師在朱紫國做下何事?讓他拿出當國師時的手段來,還愁無路?”
玄奘聽後明瞭,回身向著八戒告求道:“八戒,這荊棘叢生道路無蹤的,八戒可否變化大身使釘鈀,除去荊棘好走路?”
八戒苦道:“要變化不難,只不知這山遠近,又無齋飯隨行,恐後力難繼。”
玄奘道:“若你努力,悟空再化來齋飯,貧僧那份讓與你吃,可好?”
悟淨聽後笑道:“老沙那份也讓出來。”
悟空也笑道:“老孫不吃不喝也沒啥!”
老豬對飯食最是上心,得三人許諾,八戒喜道:“若是如此,老豬就試試!”
說罷祭出釘耙,咒語念動處,身子如見風長一般,轉眼變作十丈高的巨豬,揮舞著釘鈀,呼喝著當先開路。
荊棘被八戒使釘鈀拖拉的四散飛舞,露出近十丈寬的光禿山石。
細看之下,這光禿的山石上還是有條羊腸小道的,許是人跡罕至日久,被荊棘覆蓋之後再無人行,這才整個山都荒了。
很快到了嶺上,八戒上山之後抬眼一看,嚇得差點滾下山來。
一驚之下,又變回原身,待玄奘上來,八戒頹然的說道:“大師啊!非是老豬不努力,變化之後老豬能看數百里遠近,如此還看不到盡頭,山路曲折,這幾百裡走起來怕是比兩千里路更難行哩,老豬哪有後力遠行?”
悟空道:“八戒可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哩,此在界邊,要打出山神土地也難,待深入,老孫或拘或打,召來山神土地,他等地裡鬼最知山勢道路,問明好行路。”
八戒聞言苦道:“也只能如此了。”
又變大豬開路,連過幾道山樑,在一山巔處,見有一石碣,上有三個大字,乃‘荊棘嶺’,下面又刻著兩行小字,八戒看得分明,頌道:“荊棘蓬攀八百里,古來有路少人行。等我老豬與他添上兩句:自今八戒能開破,直透長安路盡平!”
“好詩!好詩!”山中有人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