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郡侯極盡謙卑,有神仙揭了祈雨榜文之事飛快傳開,城中百姓自各處魚貫而出,在那大道旁磕頭不止。
百姓一個個面黃肌瘦,別說菜色了,根本就是骨瘦如柴,也許今日,也許明日,其中就有許多人(飢)渴而死了。
玄奘見得越多,心中越發的不忍,一次次看向悟空,見悟空面上始終無悲無喜,心頭越急。
直至到郡侯府,奉上香茶齋飯,自從入了鳳仙郡,雖換為悟空化齋,每次悟空也都滿載而歸,那一紫金缽盂的齋飯四人分食,終究不比入善良人家大鍋蒸米蒸饃的,就算不管飽,半飽也是好的,可憐這鳳仙郡還哪有殷實人家,樹皮草根都挖吃乾淨了,哪有齋飯供應?這些天老豬真是餓慘了。
茶水不管冷燙,拎過來茶壺,嘴對嘴飲個乾淨,上了饃饃米飯,不管生熟,一口一個,一口一碗,往這肚子裡狂塞。
“神仙老爺慢些吃!神仙老爺慢些!”郡侯看的心驚,還以為老豬是餓瘋了,生怕他撐著,一邊嚥著口水一邊繼續勸道:“下官今日管飽,神仙老爺慢些吃!”
一聽管飽,老豬連塞幾個饅頭後才笑道:“上官郡侯你可是說了管飽!莫哄俺老豬!”
“不敢!不敢!定要管飽!”郡侯急急應承。
這一頓飯,直被老豬吃下整個郡侯府上百口人半個月的伙食才罷休。
齋畢,玄奘謝了齋飯問道:“郡侯大人,貴處乾旱幾時了?”
郡侯道:“敝地大邦天竺國,鳳仙外郡吾司牧。
一連三載遇乾旱,草子不生絕五穀。
大小人家買賣難,十門九戶俱啼哭。
三停餓死兩停人,一停還似風中燭。
下官出榜遍求賢,幸遇真僧來我國。
若施寸雨濟黎民,願奉千金酬厚德。”
悟空聽郡侯說完,言道:“若說千金求雨,半點雨露也無,看在你郡中百姓如此受苦,你也算心誠,送你一場大雨又何妨。”
郡侯本就清正賢良,也是一位難得的愛民如子的好官,急請猴王上座,躬身拜倒道:“上仙若捨得慈悲,實在是莫大功德,我鳳仙郡百姓必然永世稱頌,為上仙建廟塑身,長受香火。”
悟空道:“日後之事暫且不論,郡侯請起,你且陪著玄奘大師說話,待老孫行事。”
悟空說著步出大堂到那天井院中,腳踏天罡,口中唸唸有詞。
悟空讓郡侯陪玄奘說話,一來玄奘心急,二來郡侯也好奇神仙手段,齊在天井中觀看。
只見悟空唸了咒語少傾,天空竟有一朵雲至。
這三年來,天上無雲地上無風,郡侯在內無數鳳仙郡人見到雲來,莫不下拜,地上呼啦啦跪倒一片。
雲落天井中,正是西海龍王敖閏,龍王收了雲化作人身,禮道:“不知猴王喚小龍來有何要事?”
悟空道:“龍王請起!這鳳仙郡連年乾旱,老孫想來距你西海較近,行雨之事可是你管的?”
敖閏道:“此間三年無雨,小龍也是心急,早已上報水德星君,奈何如今行雨須得上天玉旨,兩年來無旨到來,小龍也徒呼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