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1月21日,五艘來自弗利蘭的運輸船自迪卡向北,一路穿過棉蘭老島和波利略群島直達菲律賓北部港口城市巴萊爾。
這是菲律賓東北部的天然良港,也是弗利蘭和菲律賓約定好運送物資的地方。
根據雙方約定,菲律賓政府永久放棄錫亞高島,薩蘭加尼群島和塔威塔威群島的主權,並以一美元的價格將這三塊地方賣給弗利蘭。
而弗利蘭則需要在一週之內向菲律賓政府提供lc式步槍一萬五千支,步槍彈藥兩百萬發,二十門八十八毫米速射炮以及炮彈一千發。
同時,應在一個月之內向菲律賓政府提供價值一千萬美元的醫療物資和一千萬美元的糧食物資。
如果菲律賓方面彈藥告急,菲蘭應以最低價大量出售子彈炮彈給菲律賓政府。
也就是說弗利蘭用幾千萬美元的物資,就換來了永久性的三塊土地。
雖然這三塊地方總人口並不多,只有不到十萬。不過它代表的戰略價值和意義卻是非常重要的。
弗利蘭憑藉此次機會,成功擴大了百分之七的國土,而且這三個地方礦產資源也挺豐富,對於資源貧瘠的弗利蘭來說是一個良好的補充。
至於那些武器裝備和醫療糧食物資,都是弗利蘭換裝的舊武器和陳舊糧食。
醫療物資雖然是先進的,不過只有1000萬美元的醫療物資也起不到多大用處。
1987年11月21日晚上八點,菲律賓民主共和國也就是菲律賓的叛軍向弗利蘭發出抗議,表示弗利蘭擅自干涉自己國家的內政,並要求弗利蘭立即停止向菲律賓共和國政府輸出物資並向菲律賓民主共和國賠償並道歉。
弗蘭卡自然是不屑一笑。國際社會目前可沒有承認菲律賓叛軍是合法政府,你達尼埃爾·阿爾特曼現在跳出來,不是自找苦吃嗎?
第二天,也就是11月22日早上八點,菲律賓外交部召開了記者會議,向外界宣告自己只是合法並公開的和菲律賓政府進行正當貿易,並且嘲諷菲律賓叛軍為跳樑小醜。
這一下可惹惱了達尼埃爾·阿爾特曼。立即命令人前往弗利蘭潛伏,尋找機會刺殺弗利蘭高官。
刺殺弗蘭卡達尼埃爾也不是沒想過,不過想到後果他就果斷放棄了。
曾經加拿大石油公司的下場還歷歷在目,不僅公司總裁被送到弗利蘭接受折磨,就連所有資產也被當做賠償充公。
何況菲律賓民主共和國現在實際上還是叛軍,真要刺殺弗蘭卡的話,無論刺殺成不成功,最後倒黴的一定是菲律賓民主共和國和達尼埃爾。
就算菲律賓叛軍成功統一了全國,刺殺弗蘭卡的計劃達尼埃爾也是不敢想。
要知道歐洲各君主國的關係錯綜複雜,相互之間聯絡非常緊密。雖然時不時有點小摩擦,不過在對外方面各君主國都非常一致。
真要刺殺弗蘭卡,恐怕第二天歐洲各君主國聯軍就要打到達尼埃爾家門口了。
1987年11月24日,此時距離弗利蘭向菲律賓運送物資已經過去了三天。
達尼埃爾派遣的刺殺者也已經進入弗利蘭,成功掩藏了下來。
晚上十點,看著一輛公爵汽車從弗利蘭城市政廳開出來,那領頭的當即對手下說到:“確認汽車裡坐的是弗利蘭城的市長艾倫·哈蒙嗎?”
“確定,隊長。我們的人在市政廳裡面看到艾倫·哈蒙坐上這輛汽車的。”手下回答道。
“那就好。所有人檢查裝備,讓弗利蘭人看看惹怒我們的代價。”那隊長聞言點點頭,低聲說道。
一行五個人都拿出自己的武器,開始仔細檢查起來。
之所以他們不選擇刺殺內閣官員,而來刺殺艾倫·哈蒙,是因為那個官員的辦公場所和住址都離王宮太近了。
一旦槍聲響起,恐怕兩分鐘之內王宮的侍衛就會趕到,到時候就算刺殺成功,他們也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