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由於三方會面,最終達成協議,亞述、巴比倫和埃什嫩納聯合攻打巴比倫的鄰國馬勒庫,這可能是兩國希望巴比倫不再兩國之間發生偏向而採取的有利於巴比倫的決定。
BC1779年,三國聯軍進攻馬勒庫,將其都城馬勒庫包圍,馬勒庫國王交出15塔蘭特白銀給三國。之後巴比倫順勢攻佔巴比倫上游的城邦臘皮苦,由此巴比倫疆界與馬瑞相接。
伊巴勒·皮·埃勒二世IbalpiElII,統治時間:BC17781770,與馬瑞國王斯姆瑞·利姆同時代。
BC1778年,塔圖沙的兒子伊巴勒·皮·埃勒繼承了埃什嫩納王位,成為埃什嫩納王朝的第二十任國王。
BC1775年,沙姆什·阿塔德一世去世後,亞述帝國開始開始瓦解,伊什邁·達幹二世繼承了亞述王位,是埃卡拉圖王朝的第五任國王,以自己的封地埃卡拉圖為首都。
兩河之間和底格里斯東岸大小扎布地區原來的各個亞述征服的城市,一夜間紛紛叛亂獨立。圖魯庫人的新王朝控制了阿淑爾與埃卡拉圖北部的底格里斯河上游地區。
伊巴勒·皮·埃勒二世在沙姆什·阿塔德一世去世後執行擴張政策,他與埃蘭國王西維·帕拉爾·胡帕克結盟,兩國聯手進入亞述境內的哈布林河上游地區。
亞述新王伊什邁·達幹二世雖然精明能幹,也無法應付這麼多的敵人。他不能戰勝斯姆瑞·利姆和同時反叛的其它城邦,只能眼看著沙姆什·阿塔德一世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統一了全部西里西亞地區的帝國土崩瓦解。他自己成功地維持住阿淑爾和埃卡拉圖所處的底格里斯中游一段地區,成為一個較次要的國王。
伊巴勒·皮·埃勒二世向馬瑞國王斯姆瑞·利姆提出兩國之間的和平與修改邊界的條約,斯姆瑞·利姆派使節到亞瑞姆·利姆一世那裡請求他的批准,但是亞瑞姆·利姆一世沒有同意這一條約,使得斯姆瑞·利姆在三次不同的場合拒絕了這一條約。說明馬瑞儘管強大,但仍然受到雅姆哈德的全方位控制。
BC1770年,埃蘭埃帕爾提王朝國王西維·帕拉爾·胡帕克的軍隊突然進攻並攻佔了埃什嫩納城,埃什嫩納國王伊巴勒·皮·埃勒二世戰死。埃什嫩納臣服於埃帕爾提王朝。埃蘭的一支軍隊從古提地區轉到埃什嫩納駐軍,並在那裡設定總督。
希利·辛SilliSin,統治時間:BC1770BC1756年。
BC1770年,希利·辛繼承了埃什嫩納王位,成為埃什嫩納王朝的第二十一任國王。
其上臺伊始,就臣服於埃蘭國王西維·帕拉爾·胡帕克的統治之下,受到埃蘭駐埃什嫩納總督的監視。雖然如此,但埃什嫩納的國力也在埃蘭的支援下漸漸開始恢復。
BC1769年,西維·帕拉爾·胡帕克的軍隊進攻巴比倫,雅姆哈德國王漢穆拉比一世不希望美索不達米亞完全被埃蘭控制,他派出了軍隊與馬瑞軍隊共同支援巴比倫國王漢穆拉比,最終埃蘭戰敗,巴比倫保持了獨立地位,但巴比倫國王漢穆拉比為了緩和與埃蘭的關係,所以尊稱西維·帕拉爾·胡帕克為“父王”。埃蘭最終退出了巴比倫王國領土。
從BC1779年到BC1764年,漢穆拉比保持了15年的和平。這是因為這一時期的亞述國王沙姆什·阿塔德一世、埃什嫩納國王塔圖沙以及拉爾薩的瑞姆·辛一世都十分強大。
BC1765年,埃蘭埃帕爾提王朝國王庫圖祖魯什一世去世後,埃帕爾提王朝陷入王位繼承的漩渦,他的四個兒子以及孫子們互相殘殺,國力嚴重削弱。
BC1765年,庫圖祖魯什一世的大兒子庫提爾·納胡恩特一世繼承了埃蘭王位,成為埃蘭埃帕爾提王朝的第十七任國王。
庫提爾·納胡恩特一世時期是埃蘭最後的輝煌時期,其佔領和掠奪了巴比倫尼亞地區的眾多阿摩利與阿卡德神廟,遭到巴比倫尼亞地區民眾的反抗。
拉爾薩王朝也因為埃蘭的支援而失去了民心,實力迅速衰落,這是後來巴比倫能夠得到當地民眾支援的原因。
當時美索不達米亞地區,除了巴比倫之外,另外的六強是:拉爾薩控制了蘇美爾地區以及阿卡德地區一部分,馬瑞控制巴比倫上游的幼發拉底河地區;亞述控制上游的底格里斯河地區;埃什嫩那控制東北的迪亞拉河廣大地區;東南方面的埃蘭埃帕爾提王朝尋機侵入兩河流域;敘利亞的雅姆哈德強國對兩河流域政治和軍事力量平衡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此外,還有許多小國或獨立或臣服,仰俯於大國之間。
原來阻礙巴比倫的六大勢力,馬瑞和亞述成為巴比倫的盟友,且亞述已經衰落;雅姆哈德由於馬瑞的原因也只能坐視;埃蘭由於內亂而衰落;埃什嫩納之前被埃蘭攻克而衰落;拉爾薩王朝由於埃蘭國王的倒行逆施而失去民心。可以說再也沒有人能夠阻止漢穆拉比的野心了。
這和平的年代,使得巴比倫的國力增長很快,並且建立了一支以自由民為主的強大的常備軍。但是當時各國也非常警惕巴比倫,害怕受到攻擊,尤其埃蘭仍然是美索不達米亞各邦的宗主國,所以漢穆拉比需要清除埃蘭的影響。
在這段和平年代中,巴比倫與拉爾薩之間的矛盾變得不可調和。瑞姆辛看出漢穆拉比的大志,拉爾薩軍隊經常侵入巴比倫的城鎮,使兩國關係迅速惡化。
為了增加籌碼,兩國紛紛拉攏盟友。
漢穆拉比除了繼續保持和馬瑞的同盟,漢穆拉比還和曾經敵對過的馬勒庫王伊皮可·伊什塔爾重歸於好,以減輕巴比倫側面的威脅。他把兩塔蘭特(120斤)白銀和70庫爾(175石)大麥送給馬勒庫王作為友好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