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顧謹言明顯想多了。
他只是腦海中多了大量琴道的知識與技巧,卻並沒有轉化成自己的本能,還需要長時間堅持不懈的練習,這些知識技巧才能轉化成真正的琴道實力。
當然,相比原來,這速度顯然要快得多了。
這就好比兩個人同時進入一個遊戲,一個參加過內測,一個是新玩家。
內測玩家處處走捷徑,知道如何才能快速升級,哪裡有好的有價效比的任務,哪些東西最有價值。
新玩家到處摸索,浪費時間,甚至還慘掛怪口幾十次,不斷回城,升級速度自然不是一個量級。
第二日,顧謹言與郭興揚一大清早,回到青萍書院,在下午的樂學課上,他便開始根據腦海中的琴道知識,指法技巧,不斷練習,進步速度飛快。
僅僅四五日後,顧謹言的指法技巧,已經不輸那幾位世家子弟。
而後,他亦開始練習琴曲。
這是一首沒有名字的曲子。
而且不是大儒世界已知的名曲,而是一首不見經傳的無名小調。
顯然,陽伯清老師已經想到,如果是知名琴曲,那麼,眾人雖然還沒有感悟琴意,卻可以憑藉世人對其的理解,來加快速度,甚至敷衍自己。
而像這種不知名的曲子,就算想找到人求教,對方都不一定理解。
就算理解,亦需要時間是不是。
這就最大程度的保證了公平。
當然,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真正的公平,能有相對的公平,已經是最大的幸事了。
三天熟悉,三天練習,三天精進。
學習琴曲的第十天,這一天,顧謹言彈著彈著,忽覺心神恍惚。
他隱隱“看到”,一個人坐在高堂之上,彈琴取樂,而下面是一批一批人,來回來了又走,走了又來。
下面的人或是焦急,或是爭吵,或是哭訴,或是哀求。
從來沒有一成不變過。
而堂上的人,卻一直穩若泰山,只是自顧自地彈琴,聽著眾人的傾訴。
漸漸的,一種中正平和,溫厚含蓄的力量,隨著琴音,擴散入四面八方。
來訪的人漸漸的少了,堂下的爭吵,哭訴,哀求,焦急,在琴聲中,都一一被撫平,然後換上新的笑顏。
琴堂外,有人路過,駐足傾聽。
酒樓上,有人飲酒,遠遠舉杯。
書院中,學子吟詩,琴聲伴唱。
市肆內,屠夫賣肉,偶得休息,也不由朝向那琴聲傳來的地方,微微拱手,然後坐在藤椅上,一搖一晃,自得其樂。
人間百態,紅塵萬丈。
一種世道安詳,自心灑脫的氣息,忽然從顧謹言的身上發散出來。
而他閉著眼睛,恍然不覺。
在他琴絃之上,一縷一縷紅色的霧氣,如絲如縷,飄浮在琴絃上空,然後化成一個一個市井小人的身影,他們在琴聲中生活,嬉戲,玩樂,學習。
琴室中,所有學子驀然停下了自己的彈奏,轉頭驚訝地盯著顧謹言的方向。
而琴室上首,本來一臉悠然的琴道夫子陽伯清,此刻也不由睜開目光,在顧謹言掌指之間的琴絃上掠過,眼中閃過一抹訝然,隨即便是快意地大笑。
“好,好!”
“紅塵琴意,終於有人悟到了。”
“看來不用等小考,就有人提前達成我的目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