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謹言書寫《詠鵝》失敗,正在家中懷疑人生,卻不知此時此刻,北海文院中正有異象發生。
文院是大儒王朝設立,和官府、軍隊並列,號稱第三大體系,甚至有時候權力猶在官府、軍隊之上,地位十分超然。
這一切皆因為,文院中掌握了大儒朝廷最精銳的力量——儒生。
無論是官府還是軍隊,掌權者都是從文院中誕生。
所以,官府負責施政治民,軍隊負責保家衛國,而文院則負責儒道教化以及科舉掄才。
同時,也是各地最好的學校。
文院分不同等級,縣、府、州、道,最後才是國家,而北海文院,便是縣一級的文院。
此時此刻,北海城西,文院中心,孔子聖像下方,有一個看起來十分不起眼的小池子。
這池子並不大,也就一丈見方,潭水幽深,不見其底,裡面什麼也看不清。
然而一旦靠近,眼睛朝池內望來,卻彷彿看見了浩瀚江湖,裡面有數不清的魚兒在遊動。
這些魚一條一條,泛著金光,追逐嬉戲,身上蘊含著文華大道的氣息。
這就是文華魚。
而這池子,便是北海文池。
北海文池監察著整個北海城境內的文氣變化,所有文氣彙集在一起,聚於池中,自然生長出數目繁多的文華魚,看這數量,只怕不下三百之數。
然而,就在此時,一向平靜無波的北海文池,突然從中心處,誕生了一絲漣漪。
漣漪層層擴散,慢慢變大,文池中心,一點青光悄然綻放。
“嗯?”
文池一側,一直有一位年老得看不出年紀的寬袍老者靜靜端坐,他頭戴儒冠,衣服穿著一絲不苟,雙目緊閉,臉上是無盡風霜歲月雕琢刻出的痕跡。
誰也看不出他的修為,到底是儒生還是夫子,抑或者是更高的境界。
但是,隨著文池中心那點青光綻現,儒冠老者卻霍然睜眼,目光炯炯地打量著文池,面上罕見地露出一絲詫異。
“這是?”
隨著他的聲音,文池中心,那點青光悄然長大,最後竟然破水而出。
水波晃動,漣漪擴散。
無窮漣漪中,一朵青蓮從小變大,眨眼亭亭玉立於文池水面,新生的蓮瓣隨風招展,緩緩搖曳,將整座文池映照成一片青碧色。
“這是,文池興蓮?”
老者的臉上呈現出極度震驚的喜色,而池中的眾多文華魚,彷彿受到青蓮牽引,竟不由自主紛紛朝中心遊來,隨後繞著青蓮不斷盤旋,興奮歡快。
老者難以置信地打量著眼前這一幕,文池興蓮可是文道大興的異象,難道北海城要出什麼了不起的人物了?
可是,還不待他高興完畢,突然,水中那長到一半的青蓮,倏地一晃,竟然還沒完全長開,就又陡然萎縮下去,最終化為一團青光消散,散落於池水中。
那些繞蓮而遊的文華魚失落地盤旋幾圈,看不到新蓮生出,紛紛失望地離開。
“這……”
老者的身影僵在了原地:“怎麼回事,怎麼會這樣?文池興蓮,代表我北海文道即將大興,或有國士之才即將出世,但為何長到一半,卻又散去,是代表那人夭折了嗎?哪有這麼快的?”
他十分不理解,望著恢復平靜,卻又看不出什麼異常的小小文池,臉現遺憾:“可惜了。”
“如果這青蓮能夠長成,池水中至少增加三十條的文華魚,這可抵我們十年辛苦教化之功。”
“也不知道到底是誰,引動如此異象,卻又莫名消失,回頭安排人查一下,如果找到,大力培養,或許還有再現文池生蓮的那一日。”
……
顧謹言自然不知道北海文院此刻發生的異變,他連文池長什麼模樣都沒見過,更不清楚它的神異之處。
鬱悶地躺倒在床榻之上,很久他才沉悶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一晚上神思不屬的他,稍微收拾了一番自己,便朝記憶中郭興揚家所在的小布莊走來。
郭興揚父親郭平福開的布莊取名簡單粗暴,就名叫‘郭氏布莊’,並不難找,很快顧謹言便來到了郭氏布莊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