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獸與神明的干涉終究還是在這顆無名星球上留下了無法抹去的痕跡。
無論是被刻意塑造的大陸形狀,還是地核位置那個控制著整個星系引力環境的晶核中樞,又或是將所有七顆星球連線在一起的能量脈絡。
也許在未來的某個時刻,他們從天穹之上俯瞰自己的母星時,會因為所看到的一切而無比驚訝。
當他們開始研究腳下的星球時;
當他們之中的強者開始觸碰泛星系魔力大環流時;
當他們踏入深空,開始飛向遠方閃耀著的星辰時;
來自古老神明的饋贈會給予他們最大的驚喜,這一份跨越時光的禮物深藏於文明本身之中,讓這個年輕的族群能夠長久的保持奮發向上。
“所以說,你們等等我啊!”
這是很久很久以後的故事了。
對於凡物而言,一百年的時光就足以將大部分痕跡抹去,更遑論距離那一場驚天動地的變化已經過去了整整五百六十年。
也許早兩三百年還有高階覺醒者能夠講述那曾經的故事,可隨著時光流逝,就算是再能苟延殘喘的覺醒者也歸於塵土,留下的就只有小孩子睡前故事中的英雄與反派了。
沒有人會相信那些近乎囈語的傳說,腳下這顆星球曾經有一半被黑暗吞噬?怎麼可能呢!就算是一個剛剛小學畢業的小孩子也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哪裡有一顆星球在失去了一小半體積之後居然還不崩潰?!
當然,隨著地質學的發展,持這種看法的人又逐漸變多了。究其所以,他們這顆星球的地質狀況實在是不科學也不魔法到了極致。
大量新型魔法的開發以及基礎科學的進步所帶來的變化令人們能夠較為深入的瞭解自己所生存的環境至少比起一百多年前開著風帆蒸汽混合動力木船戰戰兢兢地深入風暴帶的那些前輩來說,他們的條件實在是好出太多太多。
事實上,地質學上的發現對於人們來說從來沒有什麼好訊息,特別是當他們突破了數萬米深度海水的阻隔,接觸到海底那無比光滑規整的輪廓時,不少人的三觀都碎了一地。
只是因為人工的痕跡實在是太明顯了,明顯到甚至不屑於稍微掩飾一下的程度。
在發現陸地厚度只有可憐的三公里時,他們已經受到一次劇烈的驚嚇了,鬼才知道為什麼普普通通的岩石結構竟然能夠維持著如此單薄的厚度而不因為重力因素垮塌。
固然可以用魔力迴圈學說來強行解釋這一點,可真正對此有著深入研究的學者都明白,這種說法根本就是用來騙小孩子的。
有著魔法的協助,他們繞過了許多技術上的難點,對位於深海之下的星球本體進行了多次勘探誰也不想哪一天一覺醒來,自己突然被從星球上拋飛出去。
所以他們就發現了這個世界的真實……吧?
耀星是個實心球,包裹著一層厚度三萬米的海水,海面上漂浮著五塊大陸。
嗯嗯,看起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標準定製版的星球不都是這樣的嗎?
只不過,知曉‘真相’的人們是不會這麼認為的就是了。
由於魔力的存在,即使後期與眷族的交流融合中,蒸汽機械技術的引入帶來了巨大的衝擊,這個族群的社會形態依然偏向於‘強者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