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生活在地表上的生命是如此脆弱,母星環境的哪怕一點點變化都會對他們造成無比巨大而深遠的傷害。
數百枚貝塞裡安炸彈對斯塔西婭的大氣迴圈系統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傷害。爆炸過程中產生的巨量混合物粉塵所形成的頑固橘紅雲層遮蔽了陽光,令這顆星球的大部分地區陷入了詭異的‘暖冬’氣候中。
斯塔西婭的人們嘗試過多種手段,試圖驅散頭頂上這預示著災禍的火雲,然而貝塞裡安石的不科學特性令他們的多番嘗試皆以失敗告終。
隨著地表氣溫的不斷上升,斯塔西婭就像是被塞進了一個超大號烤箱裡頭的發酵麵糰,變得越來越‘蓬鬆’。
也就是這些雲層並沒有徹底覆蓋整個天空——那需要再來三四倍數量的轟炸——在尚未被橘紅雲層所汙染的蔚藍天空下,斯塔西婭人還是可以暫時苟延殘喘的。
只不過原本的那些大規模城市群就沒這種好運了。
先是被劇烈的爆炸犁了一波地,接著又被火雲遮蓋,陷入極端惡劣氣候中。時不時的,阿爾德蘭的飛翼還會進行補刀,以求進一步摧毀他們的生產基礎。
最好的結果當然是能夠透過這種緩慢的絞殺令斯塔西婭人的工業、農業徹底崩潰,從而令這三十億人陷入饑荒之中。這樣一來,阿爾德蘭甚至不需要進行地面戰就可以獲得最後的勝利——飢餓,是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的。
“他們的計劃制定得不錯。”
對於阿爾德蘭目前執政的這個最高委員會,蘇行評價頗高。在他看來,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掃清自身內部的大部分問題,並將原本一團散沙的十數個國家擰成一股,爆發出如此巨大的力量。可以說,他們已經做的很好了。
至於說這個計劃對於斯塔西婭人來說會不會太過殘忍。已經有接近二十億人死去的現在,再死上二十億,也不過是個統計數字罷了。
這是非此即彼的種族文明之戰,勝利者擁有一切,失敗者只有死路一條。
正如在制定這個計劃的過程中所曾經發生過的那些爭論一樣:
“難道我們就不能好好談一談,用和平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嗎?我們與他們,應該是有著共存的可能性的啊!”
“移民船在兩年時間裡能運走二十五億人,而他們有五十億人,斯塔西婭所能夠正常承載的人口上限只在八十億左右,那麼,到了那個時候,你覺得誰會先被作為祭品擺上祭臺?”
“我們生,他們死,就只是這麼簡單罷了。先生們,請務必記住,我們可是要將阿爾德蘭文明永遠延續下去的!”
只可惜啊,蘇行默默為他們鞠了一把同情淚,就算阿爾德蘭人整體遷移到了斯塔西婭上,就算他們成功引爆‘超古代遺蹟’,將將信標‘摧毀’,他們終究也逃不出悲慘的終局。
淵獸怎麼可能就這麼輕易地放過他們?
超古代遺蹟只是一個相當惡劣的玩笑,所謂的貝塞裡安科技也不過是夢幻空花,而他們在這些東西上所投入的精力越大——這是相當有可能的,畢竟這種低耗高效的太空航行技術是如此誘人——他們的未來也就越是黯淡無光。
建立在虛假之物上的摩天高樓,只需要輕輕一指就足以令它徹底倒塌。
想要扭轉這種局面,他們就必須投入一部分基於本宇宙規則的正常技術,並培養起一支‘清醒’的力量,作為第三者去打破平衡。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今這裡已經開始成為第五種力的影響範圍,符不符合本宇宙規則什麼的,似乎也不怎麼重要了……吧?
“水平不用太高,湊合著能用就好,扔扔導彈魚雷什麼的,大家隔著幾萬公里的距離丟沙包不也挺好玩的?”
這是蘇行給小姑娘的建議。
“我覺得吧,還是要大型機器人,”風裡希很有興致,甚至可以說有些興奮過頭了,“武器就用電磁炮,每個機器人少說也得搭載個五六七八門吧,不過這樣一來對材料的要求就有點高了,而且動力核心也得夠勁才行。”
“還有,變形合體功能什麼的也不能少,不能變形合體的機器人根本不是合格的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