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官員趕緊跪倒在地,規規矩矩的回答道。
“啟稟世子殿下,卑職目前是船廠大使,從九品,隸屬於工部。”
“曾經龍江造船廠在的時候,龍江造船廠由龍江提舉司負責,提舉是正八品。”
“卑職負責這個黃船廠,要比龍江造船廠小很多,所以只是個從九品。”
朱弘棟沒想到龍江造船廠的廠長行政級別居然如此低,按理說他的地位非常類似於後世首鋼集團董事長。
首鋼集團為副省部級企業,總經理為副省級,大概可以約等於大明朝的左右布政使的副手,左右參議。
左右參議是從四品的官職,而明朝一個知府是正四品,大概等同於後世的地級市的市長。
本來龍江造船廠,地處首都,是全國最大的造船廠,承擔著重要軍工生產職責,完全是數得上號的央企,結果在大明朝這邊,居然只是一個正八品的小官兒。
從這裡就能看出來,大明朝對工業有多麼的歧視和不重視。
朱元璋仍然延續著他小農民的思想,被一群儒生包圍和忽悠著,對工業不重視,對商業同樣不重視,甚至透過各種政策有意無意的壓制這兩方面的發展。
朱弘棟想了想,覺得自己不能延續這種錯誤,並對黃宗羲說道。
“本王打算恢復龍江造船廠,同時將龍江造船廠負責人職務提高,職務提高到侍郎之下,可以用郎中署理。”
黃宗羲一臉愕然,完全沒想到朱弘棟會突然冒出這麼一個想法。
按照目前大明朝的六部結構,工部由正二品的工部尚書管理,他兩個副手則是正三品的左右侍郎。
在工部下總共有四個司,營繕清吏司、虞衡清吏司、都水清吏司、屯田清吏司,這四個司分別分別管理著全國的建築工程、軍器製造、河海橋樑、陵寢礦山等方面。
其中每個司的主官就是正五品的郎中。
造船廠按理說歸於都水清吏司管轄,可是按照世子殿下的說法,這個船廠要一口氣提高到都水清吏司平級的水平上,主官同樣變成郎中。
這種巨大的改變,在黃宗羲眼中,就頗有點兒特立獨行、驚世駭俗的味道。
不僅黃宗羲一臉愕然,就是跪在地上的那個船廠大使同樣驚愕非常,不明白這位世子殿下為什麼會突然將他的職務提高到這麼高,雖然提高之後他大機率做不上這個職務,但並不耽誤他有種太陽打西邊出來的感覺。
朱弘棟看到黃宗羲的表情,知道自己這種改變對於明朝這個時代顯得過於巨大,會讓他們不太容易接受。
朱弘棟稍稍解釋了兩句。
“這個船廠以後要擴大成大明朝最大的船廠。”
這是朱弘棟對應天府船廠的遠期期望,因為在幾百年內,船舶都會以木質為主。
這些木質的船舶吃水深度非常有限,長江主航道完全可以通行。
所以將全國最大的船廠放到內陸是完全可行的,並且將這個船廠放到首都旁邊,放到內陸裡,還可以在面臨大規模海戰的情時候,保護船廠不會受到戰爭影響,一直持續的為國家供應海戰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