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張天倫點點頭。
“可以,虎蹲炮可以按時交付。”
朱弘棟看了張天倫一眼,按照張天倫的性子,既然他說沒問題,那就八成沒問題。
“弗朗機炮儘量縮小公差,想法解決漏氣的問題,漏氣越少,弗朗機炮的威力越大。”
“這次你同樣儘量用鑄鋼的方式生產弗朗機炮,弗朗機炮先生產一百門,後續如果產量富裕,就再生產一百門。”
“頭一百門,最好在一個月之內交付,最遲不能超過兩個月,能實現嗎?”
聽了朱弘棟的話,張天倫在腦海中仔細的計算。
一門鍛鋼的弗朗機炮差不多可以做到一百斤上下,包括八個子筒,差不多需要一百二十斤,如果是一百門,基本也要一萬斤的鋼。
現在看來,需要多建造計做平爐,以保證鋼產量的供應。
只不過前前後後要打造六百門小口徑火炮,鋼產量恐怕是夠了,但是水利鍛造機的數量反而有點扯後腿。
張天倫回想一下軍械廠旁邊江岸的地形,發現需要找地方趕快再搭建幾座水車才行。
“王爺,弗朗機炮應該可以按時交付。”
朱弘棟沒想到壓了這麼大的產量,張天倫還是能夠拿下,看來這個軍械廠的基礎打的確實不錯,機械加工的手段極大的提高了軍械廠的生產能力。
要不是戰爭迫在眉睫,朱弘棟都在想,是不是把蒸汽機的原理給這幫超牛的工程師透露一下,爬一下蒸汽機的科技樹,沒準可以讓軍械廠的生產能力再上一個臺階。
不過蒸汽機太複雜了,即使現在透露給他們,等第一臺能夠成熟應用的蒸汽機生產出來的時候,都不知道要多久之後,肯定是趕不及清軍的第一次進攻了。
“張大匠,二十斤的紅衣大炮,你大概什麼時候可以製造出來?”
“這個快,現在鐵模具已經準備就緒,隨時可以澆鑄了,只要王爺開口,明天我就可以開始鑄造紅衣大炮。”
朱弘棟沒想到張天倫效率這麼高,鐵質模具居然已經準備好了,那麼只要鐵料供應充足,紅衣大炮馬上就可以像下餃子一樣,以一天兩三門的速度往外生產。
朱弘棟想了想,問了另外一個問題。
“張大匠,如果平爐建造完成,咱們的鋼產量能不能供應得上?如果能供應得上,我傾向於直接用鑄鋼的方式製造紅衣大炮。”
紅衣大炮可是吃鐵料的主力,一門紅衣大炮哪怕用鑄鋼的方式,至少也要兩千斤,基本上一天的鋼產量全都要搭在裡面。
張天倫這次真的躊躇了,沒敢輕易答應。
“王爺您的這個紅衣大炮著不著急,如果著急咱們就用熟鐵鑄造,如果不著急就等我們多建幾座平爐,等平爐的數量多了,鋼產量上來之後,咱們再用鑄鋼製造紅衣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