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炮兵營已經準備就緒。”
朱大典看了炮兵營長的動作,反而去問朱弘棟。
“王爺,這是什麼禮節?這種禮節我在典籍中從未見過,緣起是在哪裡?”
朱弘棟一咧嘴,這事兒哪裡有什麼緣由。.
就他那古文水平跟朱大典這種金榜進士相比,就像幼兒園和大學生的差距一樣。
他如果真琢磨一個典故或者緣起出來,保證分分鐘被朱大典扒個一乾二淨。
所以朱弘棟只能硬著頭皮強辯。
“軍隊要的是效率,一切從簡,我看原先的軍中禮節過於繁瑣,動動便需要跪拜,這種行為在戰場上極為耽誤事兒,所以我就省去了跪拜的禮節,軍中正常情況下統一用這種軍禮。”
朱大典學著炮兵營長的樣子,嘗試著做了幾次軍禮的動作,嘴裡評價著。
“好像確實比較方便。”
朱弘棟心中暗樂,趁機岔開話題。
“延之,既然火炮已經準備好,便由你來下命令吧。”
朱大典聽了立刻來了精神,指著稜堡的一個尖角,衝著炮兵營長說道。
“瞄準那個尖角,打放三輪。”
“是!”
炮兵營長一個敬禮,跑步回到炮位上。
“各炮位報告準備情況?”
“一號準備完畢!”
“二號準備完畢!”
“……”
“十二號準備完畢!”
“瞄準前方稜堡的尖角,三發急速射!”
“預備……”
“放!”
炮兵營長狠狠揮下手中的紅旗,就見炮兵陣地上一團團火光崩現,大團大團的白煙從炮口冒了出來,震耳欲聾的炮聲隆隆響起。
第一輪射擊之後,炮兵們立刻圍著火炮緊張的忙碌起來,再次給火炮進行裝填。
此時炮兵們用的還是散裝的顆粒火藥,當裝填的時候,都是由炮長用勺子裝好相應分量的火藥,透過一個半弧形的漏斗將火藥裝填進炮口。
朱大典和張國維對這種裝填方式司空見慣,倒沒覺得有什麼問題。
朱弘棟則是看得直搖頭,這種裝填方式效率差,不安全,容易出現裝填事故,只能等這批炮在試炮的過程中,測出最佳裝藥量,以後將所有的彈藥,全部轉化成定裝彈。
炮兵們手忙腳亂的將火炮裝填完,炮兵營長再次舉起了手中的紅旗。
朱弘棟大致估算一下時間,發現整個裝填過程各個炮組耗費的時間長短不一,但是大致在半盞茶到一盞茶之間。
換算成後世的時間,差不多相當於五到十分鐘。
對於前裝火炮來說,這個裝填時間嚴重不合格。
朱弘棟對此倒是早有心理準備,畢竟火炮剛剛拿到手,並且這些炮兵營計程車兵,大多數都是半路出家,從普通步兵臨時轉成炮兵的。